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强调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自然规律,提高教育的外部效度,这体现了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是(A)
A.生态化
B.现场化
C.跨文化
D.综合化
2.课题选择要具备主客观条件,以保证课题顺利进行,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体现了课题选择的(C)
A.进取性原则
B.需要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前沿性原则
3.在实验过程中,因被试转学而导致的困难属于(C)
A.被试不合作
B.家长不合作
C.被试流失
D.环境干扰
4.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若要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第一步是(A)
A.确定定性分析目标
B.审核原始材料
C.评定原始材料
D.分析材料
5.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是(A)
A.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B.学前教育访谈研究
C.学前教育实验研究
D.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
6.等级评定法的缺点不包括(B)
A.运用等级评定法收集的资料可靠性较小,这是由于评定者在做出判断时,容易带有主观偏见
B.使用范围小
C.容易造成评定等级误差,这是由于评定者对所用术语理解不一致造成的
D.运用等级评定法很难分析行为的原因
7.以下关于准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无法随机取样
B.无法完全控制无关变量
C.外部效度好
D.非常适合实验室实验
8.最常用的实验设计模式是(C)
A.单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设计
B.单组单因素两个层次实验设计
C.等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设计
D.等组单因素两个层次实验设计
9.一般来说,参考文献不需要(C)
A.文章标题
B.书名或期刊名
C.作者出生年月
D.出版时间
10.根据研究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的基本观点、主要事实和方法、结论要点等加以概括的文献积累方法是(A)
A.提要式
B.综述式
C.札记式
D.标记式
11.在典型的行动研究中,研究人员由专职研究人员、行政领导和第一线的教师联合构成,研究人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方案的实施,体现了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A)
A.参与性
B.实践性
C.适应性
D.持续性
12.下列行动研究方法与技术中不属于非观察性调查及自我报告技术的是(B)
A.问卷调查
B.个人行动登记
C.方案设计技术
D.态度量表
13.行动研究中,轶事记录法属于(A)
A.观察陈述方法
B.非观察性调查及自我报告技术
C.情境分析与问题解决方法
D.批评反省与批评技术
14.下列四个选项中,采用积差相关进行计算时其适用条件不包括(C)
A.两列变量均为连续变量
B.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是直线性的
C.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可以是非正态的
D.两列变量应有足够多的数目(一一对应的对数),一般要求在30对以上
15.能够代表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指标是(C)
A.众数
B.平均数
C.方差
D.加权平均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以下属于学前教育定性研究的特点的是(ABC)
A.出发点是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从被研究者出发,来描述和分析研究被试的认识、体验、行为习惯等
B.十分重视社会背景,强调对所研究问题的社会背景作出全面、整体的理解
C.强调采用重复策略
D.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和考察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17.观察法包括(ABCD)
A.描述记叙法
B.时间取样法
C.等级评定法
D.谈话法
18.访谈过程中,研究者提问时应注意(ABD)
A.严格按照访谈设计中的问题编排顺序提问
B.严格按照访谈设计中的每个问题的原话进行提问
C.适当对访谈对象的回答进行引导
D.要善于把握谈话过程,使对方离题的话重新回到本题
19.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ABCD)
A.标题和前言
B.指导语
C.问题及选择答案
D.结束语
20.以下不属于第二手文献的是(AD)
A.会议资料
B.综述
C.摘录
D.档案资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1.从一个总体中选出一部分被试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出来的这部分被试叫做(样本)。
22.问卷编制要达到标准化,应解决好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23.创设情境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控制一定的条件的(行为)观察的方法。
24.结构性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
25.进行实验研究时,其分组一般有单组、等组、(轮组)。
26.以文章或专著末尾所附参考文献目录为基础,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叫(参考文献查找法(或写追溯查找法))。
27.(教育经验)是教育研究的起点。
28.迪金大学的行动研究模式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几大步骤。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9.纵向研究
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或教育规律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
30.活动产品分析法
就是对儿童活动产品或劳动成果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探究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
31.真实验
能够随机抽取与分配被试,被试具有同质性,能够系统操纵自变量,严格地控制无关因素。
32.因素分析方式
将实际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或理论归纳为若干个项目,以此测试为数众多的被试,找出相关的项目,抽出主要因素,每一种因素代表一个特质,依此编制问卷。
33.地位量数
是描述或确定某一个观测值在全体数据中所处的位置的量数。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4.简述讨论的功能。
答:
讨论指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
(1)解释研究结果,推出一般性结论;
(2)建立与验证理论;
(3)指出应用价值;
(4)提出研究的不足。
35.简述时间取样观察法的要求。
答:
(1)时间取样观察法只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像对儿童依赖行为的研究就可采用此法。
(2)时间取样观察法只适用于观察外显行为,不宜于观察内在行为。
(3)使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必须要确定观察目的、被试的数量、观察的范围和时间。
(4)使用时间取样法对观察行为与事件必须给以明确的操作定义。
(5)使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应当制定时间取样编码记录表。
36.简述实验研究的取样与分组原则。
答:
(1)取样原则
①在量与质上都要有代表性。取样要考虑被试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被试心理水平,使样本能真正代表全体,使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
②取样的方法要釆取科学随机抽取样本。
(2)分组原则
①便于体现实验要求;
②有利于限制无关因素的影响;
③用尽可能少的实验次数取得最大效果。
37.简述查阅文献的方法。
答:
(1)检索工具查找法,即利用现有的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
(2)参考文献查找法,也叫追溯查找法,即以文章或专著末尾所附参考文献目录为基础,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
(3)综合查找法,即将前面两种方法综合起来,交替使用的查找方法。
在文献查找中,一般应遵循从宽到窄、由近及远、从易到难的路线。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8.结合课题案例论述访谈研究的设计程序。
答:
(1)明确访谈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变量。
访谈设计的第一步应明确访谈研究的目的,并将其进一步具体化—即确定访谈研究的各种具体变量。
(2)选择具体的访谈方式。
明确了访谈研究的具体目的和研究变量之后,访谈者就需要着手考虑采取何种具体的访谈方式,以便随后编制访谈问题或提纲。
(3)编制访谈问题、提纲及指导语。
具体的访谈形式确定以后,访谈设计就将进入编制访谈问题(就结构访谈而言)或访谈提纲(就半结构访谈和群体焦点访谈而言)和访谈指导语这一环节。
(4)选取访谈对象。
(5)访谈者的选择和培训。
①访谈者的选择。访谈者的选择其实并无统一的标准可循,应视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所涉及的范围等因素而选择适合的访谈者。
②访谈者的培训。由于访谈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直接依赖于访谈者的访谈能力和技巧,因此,对访谈者的培训相当重要。
(6)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①充分熟悉访谈内容;
②准备好访谈所需的相关材料和设备;
③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
④确定访谈时间和地点。
(7)预谈与访谈程序的修订。
①预谈对象应与以后的正式访谈对象是同一群人;
②在预谈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作详细的记录;
③如有可能,可对预谈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结合案例阐述可酌情给1-3分)
39.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的步骤。
答:
(一)幼儿教育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提出阶段。
(1)幼教经验的产生;
(2)幼教经验的记录;
(3)幼教经验的分类;
(4)幼教经验的初步归纳和提出。
(二)幼儿教育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阶段。
(1)筛选先进的幼教经验,确定研究的课题与对象;
(2)幼教经验的核实与验证;
(3)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
(4)制定总结计划;
(5)分析综合,将幼教经验理论化;
(6)组织论证;
(7)修改、定稿,形成书面总结报告;
(8)推广先进经验。
(结合案例阐述可酌情给1-3分)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40.在对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一问题如下。
在以下回答中选取最符合实际的选项:
游戏结束后,你的孩子一般会怎么做?
①自己整理好玩具
②基本上会自己整理玩具
③大人整理
④完全不整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问卷回答方式为?
(2)举例说明其它问卷回答方式。
答:
(1)选择式。
(2)(一个问卷回答方式1分,一个举例1分)
①排序式,排序式是让被试将列出的答案按照一定的标准排出顺序。
例如:请将下列词语按你喜欢的程度排出顺序,最喜欢的排为1,其次为2,依次类推。爱国主义、勇敢、金钱、漂亮、真理。
②量表式,将问题答案列出等级,让评定者在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打上记号,打“√”或划“O”。
例如:当举手回答问题时,能等到被叫到自己名字后才回答。12345
说明:[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有点符合;[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
③是否式,让被试在两个相反的答案或“是”和“否”之间必选一种。
例如:(1)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①男孩()②女孩()
(2)你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吗:
①是()②否()
④填空式,让被试在主试给的具体问题之后填上自己的答案。
例如:研究儿童需要倾向性的发展,可让儿童将自己最需要什么填入()内,以此来了解幼儿的需要发展情况。
⑤自由回答式,给被试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自由回答,不受限制。
例如:刘阳美、杨丽珠研究大连市幼儿教师素质现状时,问幼儿教师,“你认为当代理想幼儿教师的模式是什么?”教师就可以自由回答的方式来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