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网首页 > 历年真题 > 教育类专业 > 正文

广东2021年4月自考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1-01 15:06:00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广东2021年4月自考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有关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
A.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编制中学语文课程的依据
B.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
C.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研究的依据
D.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
2.下列不属于对语文教科书的钻研的一项是(C)
A.对整套语文教科书的钻研
B.对一册语文教科书的钻研
C.对语文纲领性文件的钻研
D.对一篇课文的钻研
3.下列不属于语文智育内容的一项是(D)
A.培养观察力
B.培养记忆力
C.培养思维能力
D.培养综合能力
4.下列不属于语文教师的学业知识的一项是(C)
A.语文专业知识
B.教育理论知识
C.基础学科知识
D.科学文化知识
5.下列有关教师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引导,讲求整体提高,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
A.综合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B.启发式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
C.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
D.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尤其要讲求合作交流
6.中学语文课程整个目标结构最具动态性的元素是(B)
A.知识和技能目标
B.过程和方法目标
C.思想教育目标
D.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7.下列不属于中学语文教材所具有的功能的一项是(B)
A.凭借功能
B.感化功能
C.教育功能
D.发展功能
8.《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方面规定,初中毕业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A)
A.260万字
B.360万字
C.560万字
D.860万字
9.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某些语文基础知识或进行某些基本技能训练,这指的是教学的(C)
A.系统性
B.随机性
C.专门性
D.模仿性
10.下列不属于作文教学要培养的基本能力的一项是(D)
A.思考力
B.想象力
C.观察力
D.审题能力
11.下列不属于说话技巧训练的一项是(B)
A.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技巧
B.组织口头语言的技巧
C.提高语音的控制能力
D.快速的语言编码技巧
12.给出多个义项,要求受测人按照指定的关系,对其进行组合。这种测试题型是(B)
A.改错题
B.配伍题
C.问答题
D.作文题
13.下列有关复习的意义,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
A.复习可以巩固记忆,防止遗忘
B.复习是使认识获得发展的前提
C.复习对保持原有的认识发生作用
D.复习对发展新的认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14.下列有关中学阅读教学的地位,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
A.阅读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提供识字写字基础
B.阅读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提供一般知识和能力基础
C.阅读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奠定了书面读写基础
D.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主要阵地
15.有目的、有重点、有取舍的阅读方式,指的是(A)
A.略读
B.精读
C.认读
D.速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知识和技能)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整个目标结构的基础元素。
17.《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方面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18.知识习题、作文、语文活动,属于语文教科书的(训练)系统。
19.语文学科的德育内容具有(明朗性)与隐蔽性共存的特点。
20.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来看,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具有强烈而深刻的(思想性)、情感性。
21.语文(能力培养),既是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语文教学观念更新的标志。
22.热爱大自然,留心自己周围的生活是属于(写作心理)的表现。
23.听话态度和习惯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谦虚)。第二是积极。
24.丰富学生(人文情感)的课外语文活动注重把语文学习与学习做人结合起来。
25.教师指导复习的方法有直接讲授法和(问题引导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6.如何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
(1)语文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人类在必须交流以实现合作的情形下产生的,因此交际就是语言的特定功能。
(2)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人类收取信息的工具。
(3)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中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中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渗透于它的内涵并体现于它的实施过程的。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给满分,5分。)
27.简述中学语文分编型教科书的概念,并评述其优点和局限。
答:
(1)中学语文分编型教科书是根据中学语文课程的总体要求,把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按照不同的性质分别编写成几种教科书。
(2)优点在于序列分明,眉目清楚,系统性强。
(3)局限在于使用多种教科书,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才能求得整体综合效应。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给满分5分。)
28.简述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
答:
(1)文体方面,强调实用性。
(2)文风方面,强调真实性。
(3)篇幅方面,中考、高考的语文考试一般规定作文的篇幅分别在500字和800字以上。
(4)速度方面,作文教学应培养不写草稿下笔成文的习惯。
(5)态度方面,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和认真的作文态度。
29.简述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任务。
答:
(1)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的培养。
(2)口语交际技巧的训练。
30.简述你对“中学课外语文活动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广泛和密切的联系”的理解。
答:
(1)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应用和操作。
(3)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4)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时代发展的信息。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联系实际谈谈作文指导课的具体做法。
答:
作文指导课的具体做法有范文指导法、情景指导法、讲评指导法和教师示范指导法四种。具体而言:
(1)范文指导法即利用刚刚学习过的范文为例子,指导学生仿写。语文教师要利用名家名篇,引导学生领悟其中写作的奥妙,在作文时借鉴其写法,逐步学会作文。
(2)情景指导法即在作文前,教师给学生创设写作的情景、气氛,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进入作文状态。该法要求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树立“假想读者”,让他们搞清楚文章是写给谁看的,然后精心设计一段导语,以创设一种诱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情景、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3)讲评指导法即结合作文讲评进行指导,即运用前次学生的作文,指导这次作文。这种指导能紧密结合学生作文实际,针对性强,有利于及时提醒学生改正作文中的毛病。
(4)教师示范指导法即教师在确定题目后,自己先写一篇,通过亲身实践,更准确地发现作文的难点,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也便于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
(参考“答案要点”中标识的给分点及分值酌情评分。意思对即可。)
32.试论中学语文课测试的要求。
答:
(1)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含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在内的综合概念,因此,中学语文课程的测试必须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
(2)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基准。中学语文课程的测试,必须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为基本准则。测试的内容要根据课程的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分类目标去设计。
(3)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定性分析。中学语文课程的测试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及时了解和调整引导,以发挥课程测试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在测试中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结合起来,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来,从而使测试与评价成为一种多方参与的交互活动,成为协商而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
(评分标准:满分10分。只列要点不作论述的,酌情扣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20分。
33.阅读《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课堂教学实录,结合课例完成后面的题目。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播放《妈妈的吻》,创设教学情境。)
师: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你们的爸爸妈妈们少年时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你能听出歌中蕴涵的感情吗?
生:母爱。
师:仅有母爱吗?
生:还有女儿对母亲的感激。
师:歌曲既唱出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真切的母子深情不会因为时空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散文诗两首》,接受一次更美的亲情洗礼吧!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共同学习《金色花》,再展示自主学习《荷叶·母亲》的成果。
(彩屏显示:读一读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散文诗,并思考感情基调。2、勾画字词,查助学资料解决。)
师:《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朗读,然后说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朗读后):舒缓、温馨。
师:请你用舒缓、温馨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这首诗,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彩屏显示说一说说说透过精美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画面。)
(生朗读。)
师:读的很有感情,本文描绘了哪些画面?
生:本文描绘的是儿子和妈妈捉迷藏的画面。
师:具体说说。
生:第一幅是母亲做祷告时,我变作花给妈妈送去香气;第二幅是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上;第三幅是母亲去牛棚时,我恢复了原形。
师:概括的很好。一二两小节又在写什么?
生:分别是我变作金色花,在树上跳舞;我藏在树上和妈妈嬉戏。
师:补充得很好。这是多么美好温馨的五幅画!透过这些画面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和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朗读之后探究人物形象,以“我读出了一个______的妈妈(孩子),你看(听)______”的形式说话。要求结合文章的具体情景和相关语句进行说明。
(彩屏显示议一议: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形象,然后说说读出一个怎样的妈妈和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探究人物形象,以“我读出了一个______的妈妈(孩子),你看(听)______”的形式说话。)
(生速读,再分组讨论。)
师: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哪位同学先说?
生:我读出了一个慈爱的妈妈,你听“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很担心孩子,所以说她慈爱。
师:妈妈慈爱,为什么还说我是“坏孩子”?
生:因为我让她担心。她并不是真的说我坏,这里表达了又惊又喜的感情。
师:分析得很准确。你能试着读出这种感情吗?(生朗读)
生:我读出了一个顽皮的孩子,你听“我不告诉你,妈妈。”
师:仅仅是调皮吗?
生:还有撒娇。
师:请你用调皮撒娇的语气读读这一句。(生朗读)
生:我读出了一个顽皮、活泼、可爱的孩子,你看“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你会认识我吗?”
师:请你把孩子的活泼可爱读出来。(生朗读,教师指点范读)
生:我读出了一个慈爱的妈妈,你听“孩子,你在哪里呀?”妈妈没看到孩子就着急的叫了出来,所以说妈妈慈爱善良。
师:你体会的很准确。请再读一下这句话。(生读)通过她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慈爱的妈妈。在赏读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彩屏显示想一想: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
生(齐答):母子情深。
师:这首诗美吗?美在哪里?
生:我认为这首诗的语言美,生动形象;而且画面也美,很温馨。
师:《金色花》以精美的语言、温馨的画面谱写了一首母子相依相爱的颂歌,母爱是那样宽厚仁慈,童真是那样圣洁美好。让我们用温馨、舒缓的基调一起来朗诵这首诗。
(播放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学生朗读.)
师: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们呢?将以怎样的方式回报母亲,为爱你的母亲做点什么呢?(彩屏显示写一写:请你按照“假如我变成了____,我要______”的句式,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学生创作,然后集中展示自己作品。)
生:我要帮妈妈洗碗、扫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师:虽然没有按老师的要求说,但却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生:假如我变成了一棵果树,我要将肥硕的果实送给妈妈。
师:妈妈听了心里一定会很甜蜜。
生:假如我变成了一条围巾,我要将温暖送给妈妈。
师:虽然现在是冬天,妈妈的心里肯定是暖洋洋的。
生:假如我变成了一双鞋子,我要将舒适送给妈妈。
师:想法很实在。
生:假如我变成了一棵树,我要在夏日为母亲送上浓阴。
师:很有诗意。
生: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小偷,我要偷走母亲的皱纹。
师:听了你的前半句我吓了一跳。想法很好,可是不能变成小偷,那样妈妈会伤心的。消除妈妈的皱纹的方法很多,再想想看。
生:时光老人、孙悟空……
生:假如我变成了一轮圆月,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师:语言很美。同学们用自己的笔写出了心声,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母子情深。现在我们再走进《荷叶·母亲》,再次领略真挚的母子情。请同学们派代表展示我们的自主学习成果。
(彩屏显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美读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悟一①作者三写红莲,请感知内容和情感变化,完成下表。
②作者是怎样托物寄情,以花喻人的?请说明。
(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明确。)
师:有的散文诗让我们深深沉浸在美的画面、美的情感中,最后老师想送你们一句话:(彩屏显示: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请大家一起朗读。
(生朗读。师布置作业)
(彩屏显示:搜集阅读表现母爱的作品,编撰一期以母爱为主题的手抄报。)
(1)概括这堂课的教学目的。(3分)
(2)划分并列出这堂课的教学步骤。(7分)
(3)请运用阅读教学方法理论对“讨论法”进行分析、评述。(10分)
答:
(1)①积累字词,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文情感基调。
②品味精美语言,从文中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形象。
③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亲情,感受人间至爱真情。
(答对一点给1分,满分3分。意思对即可。)
(2)①创设教学情境,导入课文;
②共同学习《金色花》,朗读散文诗,通过查助学资料解决文字障碍,并思考散文诗的感情基调;
③分析《金色花》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并说说透过精美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画面;
④自由朗读《金色花》,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形象,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探究人物形象;⑤诵读《金色花》,体会作者的感情;
⑥展示自主学习《荷叶·母亲》的成果,再次领略真挚的母子情;
⑦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答对一点给1分。满分7分,意思对即可。)
(3)①这堂课除了采用“朗读法”之外,还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探究人物形象。
②“讨论法”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评价、批判、鉴赏作品的高品位的阅读品质,发展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对话、质疑问难的思辩口才。
③联系课例进行分析。
(参照“答案要点”中标识的给分点及分值酌情评分,满分10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3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