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不属于大教育观观点的是(A)
A.人的前半期是教育期,后半期是工作期
B.教育在时间上贯穿一切
C.每个人都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
D.人生所处各种场所都存在教育
2.下列不属于现代教育的特征的是(B)
A.教育内涵扩大
B.政府作用减弱
C.教育不平等仍然存在
D.教育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3.以下现象是通过教育形成的是(C)
A.蜜蜂采蜜
B.膝跳反应
C.谈虎色变
D.小猫捕鼠
4.儿童视觉发展的敏感期是在(B)
A.2岁以前
B.3岁以前
C.4岁以前
D.5岁以前
5.美国教育学家所认为的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模式不包括(C)
A.维持
B.促进
C.协助
D.诱导
6.被誉为人类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的革命”的是(B)
A.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B.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
C.现代儿童观
D.正确的儿童观
7.关于幼儿体质的具体措施“优选法”出现在(A)
A.古代雅典
B.古代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8.提倡各科教学法的教育家是(B)
A.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
C.亚里土多德
D.夸美纽斯
9.杜威认为儿童的本性在于其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与需要,他认为儿童的表现冲动是一种(D)
A.语言和社交的本能
B.制作的本能
C.研究与探究的本能
D.艺术的本能
10.蒙台梭利认为哪个年龄阶段可以进行阅读、书写、计算方面的教学,具备学习初步知识的能力?(A)
A.3至6岁
B.5至8岁
C.6至8岁
D.6至9岁
11.强调本土化,培养本土化教师,不必效仿他国的教育家是(A)
A.陶行知
B.杜威
C.蒙台梭利
D.陈鹤琴
12.认为课程来源有四个,包括儿童自然的诸般活动、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生的活动、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生的活动、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的教育家是(C)
A.陶行知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陈鹤琴
13.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建立基础是(A)
A.多元智力理论
B.自然教育
C.大教育观
D.进步主义教育
14.某位小朋友因犯错,老师惩罚其不能参与户外游戏活动,这种惩罚是(B)
A.自然后果的惩罚
B.剥夺性惩罚
C.生理性惩罚
D.社会性惩罚
15.学前启蒙教育的内容不包括(C)
A.品德
B.智力
C.劳动
D.体能
16.进行移情法实施时,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情景表演等基本训练方法的是(B)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17.家庭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以下不属于家庭社会功能的是(C)
A.繁衍后代功能
B.休息娱乐功能
C.培养社会角色
D.经济功能
18.科学喂养婴儿,喂养过量会致使婴儿肥胖,其中针对1个月的孩子母乳一次喂养量应该为(B)
A.60-80mg
B.90-100mg
C.120-130mg
D.150-175mg
19.3岁以前不仅是孩子生理上的转折点,也是心理上的转折点,这个时期婴儿的情绪特征表现为(D)
A.感受性低
B.易导性低
C.较易自我控制
D.易导性强
20.下列属于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的是(A)
A.促进幼儿体德智美全面发展
B.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C.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功能
D.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21.在幼儿交往中会出现不同交往关系,以下属于被拒绝型交往关系特征的是(C)
A.交往积极性差
B.孤僻沉默
C.交往积极性高
D.不具备交往技巧
22.下列属于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基本方法是(A)
A.讲解示范
B.行为训练
C.督促检查
D.重复记诵
23.家访是园所进行家长工作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工作方式,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不包括(A)
A.随机式家访
B.情感性家访
C.新生家访
D.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24.家庭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不属于园所外参与的是(B)
A.回答幼儿的提问
B.参加义卖等亲子活动
C.带领幼儿做实地观察
D.协助幼儿收集资料
25.以下属于幼儿保育员职责的是(A)
A.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B.观赏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C.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D.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26.保育员与幼儿教师都是幼儿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要求两者需同时具备的专业素质是(A)
A.爱心
B.丰富的知识
C.熟练的操作技能
D.合作精神
27.在我国一些人口分布分散的农村地区,采取以大带小,分步进行的办法组织活动,这种幼儿教育形式叫做(D)
A.巡回辅导班
B.完全幼儿园
C.二部制幼儿园
D.混合班
28.以下不属于澳大利亚社区学前教育主要形式的(B)
A.玩具图书馆
B.儿童电视节目
C.游戏小组
D.儿童活动中心
29.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至关重要,其中不包括哪些方面?(D)
A.和谐的生活气氛
B.属于儿童的天地
C.安全的、无危险隐患的环境
D.整洁优美、固定的环境布置
30.皮亚杰认为的手段和目的的协调时期,婴儿已经出现了最初的感觉运动智力活动是在(B)
A.4至10个月
B.10至12个月
C.12至18个月
D.1.5岁至2岁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国幼儿集体教育机构的名称,年龄对象为3-6岁,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是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社会福利性,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
32.社区教育
起源于丹麦,是地方与民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形式多样,面向社区全体成员。
33.恩物
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34.启蒙性原则
启蒙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
35.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选择托儿所的环境和设备应该注意哪些要求?
答:
(1)选址应注意:地势平坦、空气新鲜;宁静;有托儿所需求的社区。
(2)房屋建筑要空间足够,光线充足等等。
(3)布置安全、卫生、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37.简答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活动目标。
答:
幼儿园教育目标即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幼儿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社会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制定其目标的主要依据。分为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短期目标和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即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者教案来体现。
38.试简答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
答:
(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
(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39.简述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如何起主导作用。
答: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的方向;
(2)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予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
(3)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
(4)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40.简述批评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答:
(1)要根据不良行为的性质选用不同的批评方法;
(2)批评要有针对性,实事求是,注意事实和儿童的态度;
(3)批评必须做到公正合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为原则;
(4)批评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特点;
(5)批评要注重实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述小班幼儿入园教育的重要价值。
答:
(1)入园是促使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由于大多数幼儿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游戏伙伴是玩具或者成人,很少有机会与同龄孩子在一起游戏。而幼儿园则提供了这样一个伙伴环境,能够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进入幼儿园也是幼儿迈向独立的第一步。幼儿逐渐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学习自立。通过幼儿园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也促使幼儿的智力发展。
(2)幼儿具备了参加集体生活的条件。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发展来看,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参加集体生活的条件。父母应及时将幼儿送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孩子3岁后已经具备了学习和生活的有利条件,身体发育逐渐完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功能渐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吃饭,正确地拿铅笔,解、扣纽扣。并且独立性形成很快,渴望参加成人活动、自尊、好奇心的心理逐渐增加。根据幼儿的上述特点,应该说,他们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有条件的家庭都应该把幼儿送入幼儿园接受教育。
42.分别举例说明家庭育的有效教育方法的具体应用与实效。
答:
【要点】
细心观察;满足兴趣;动手多练;游戏学习;鼓励成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巧用提示;公平适度;做轻松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