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论文或书籍的发表标志着胜任力运动的开始的是(C)
A.《改进外交官员的甄选》
B.《胜任力的评估方法》
C.《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
D.《胜任的经理人》
2.理查德·施弗博士设计了一种“五个E”教学计划,五个“E”中不包括(C)
A.吸引
B.探索
C.创新
D.评估
3.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由(B)提出的。
A.华生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鲁姆
4.学校的教师需求最终取决于(B)对学校教育服务的需求。
A.家长
B.市场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生
5.根据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属于任务型的领导行为的是(C)
A.高关心人,高关心组织
B.高关心人,低关心组织
C.低关心人,高关心组织
D.低关心人,低关心组织
6.教师生涯设计的关键是(B)
A.确立志向
B.自我分析
C.生涯机会分析
D.确定生涯发展目标
7.科研兴校策略的实施,其关键是(A)
A.教师人力资源开发
B.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技术
C.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D.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
8.“文革”结束至1986年。这个时期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B)
A.形成时期
B.重点时期
C.深化时期
D.巩固时期
9.知识员工的核心价值需求不包括(C)
A.使命感
B.声誉
C.金钱
D.获得成长机会
10.根据DISC测评法,专家型教师的个性特征比较强的是(C)
A.支配性
B.影响性
C.稳定性
D.尽责性
11.在教师的招聘环节中,学校最常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C)
A.分析用人需求
B.发布招聘信息
C.面试
D.背景调查
12.下列有关教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A.主观判断法更适用于长期的预测
B.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学校教师流动的比例,据此来预测未来教师供给的情况
C.教师的内部流动会影响学校所属部门和职位的人员供给状况
D.在学校的稳定期,教师的结构性问题往往会比较突出
13.由亚当斯提出的激励理论是(B)
A.双因素理论
B.公平理论
C.强化理论
D.期望理论
14.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齐塞利对有效领导者的品质研究,自信心属于(A)
A.非常重要的因素
B.次重要的因素
C.不太重要的因素
D.不重要的因素
15.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单位是(C)
A.学生
B.教师
C.学校
D.家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完整意义上的绩效管理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ABCD)
A.绩效计划
B.绩效沟通
C.绩效考核
D.绩效反馈
E.绩效评估
17.在进行培训的需求分析时,为确定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需求,必须进行的三个层次分析有(BCE)
A.情境分析
B.组织分析
C.人员分析
D.技术分析
E.任务分析
18.现代领导理论研究在20世纪后开始出现,并先后经历的时期有(BCD)
A.领导技能研究
B.领导素质研究
C.领导行为研究
D.领导情境研究
E.领导理论研究
19.教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三种定量方法有(ABC)
A.趋势预测法
B.回归预测法
C.比率预测法
D.德尔菲法
E.马尔科夫模型
20.作为知识员工的教师的特征有(ABCDE)
A.素质高,自主性强
B.从事创造性的脑力工作
C.强调工作的内在价值
D.有较强的成就动机
E.不盲目崇拜权威,崇尚平等
21.根据霍兰德提出的职业个性理论,认为人具有六种基本的职业倾向。其中包括有(ABCDE)
A.实际型
B.研究型
C.社会型
D.艺术型
E.传统型
22.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应具备的特点有(ABC)
A.着眼于学校与教师的未来发展
B.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者重于校本管理
C.重视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机制建设
D.将资源大量用于科研创新,必要时可缩减教师福利
E.引进国外一切管理理念,无论好坏
23.校长的领导策略,主要包括的方面有(ABCDE)
A.规划先导策略
B.次序优先策略
C.授权适度策略
D.积极互动策略
E.组织再造策略
24.教师人力资源业务规划的内容包括(ABCDE)
A.教师补充计划
B.教师晋升计划
C.教师人际关系计划
D.教师退休解聘计划
E.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25.根据文化立校策略,学校要建设的组织文化具备的特征有(BCD)
A.标新立异
B.和谐发展
C.积极互动
D.合作探究
E.个人英雄主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什么是“现代学校发展”?
答:
(1)所谓现代学校发展,是指“学校努力体现教育特征(而非固守传统教育壁垒)的持续现代化过程”。
(2)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多方面、立体化地开发资源,诸如课程资源、财物资源、社区资源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
27.若教师人力资源的供给大于需求,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
(1)扩大学校招生规模,或者开拓新的教育服务项目,以增加学校对教师需求的量。
(2)为部分教师提供进修培训机会,或者安排全体教师轮流培训。
(3)减少教师教学工作量,实施小班化教学或者教育研究与开发项目。
(4)停止从外部招聘人员,通过自然减员来减少供给,特殊情况下可鼓励教师在政策允许下提前退休。
28.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
(1)知识的学习。知识学习是培训的主要方面,包括事实知识与程序知识的学习;
(2)技能的提高。知识的运用必须具备一定技能;
(3)态度的转变。态度是影响能力与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
29.简述高稳定模式薪酬结构的主要内容。
答:
高稳定模式:即福利和工资所占比重大而津贴和奖金部分所占比重小。优点在于薪酬水平波动不大,稳定性高,便于核算人工成本,员工安全感较强。
其主要缺点是由于加大了工资的比重、减少了奖金的比重,致使激励功能削弱,组织人均薪酬成本的刚性增大、可调节的灵活性大大降低,容易给组织造成较重的经济压力。
30.简述领导及领导力的定义。
答:
领导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行为现象,是“领导者在特定的结构中依靠其综合影响力的运用与扩展,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而领导力指的就是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对下属表现出来的影响力。下属对领导者自愿追随的程度越高,表明领导者的领导力越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如何进行学校文化机制的建设?
答:
(1)建立动力机制。通过目标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动力机制的核心所在。
(2)加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逐步采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与方法。
(3)建立学校知识共享的互动机制。学校还要培育共享文化,提高整个组织的发展水平。要把个人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机制更新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团队合作。
32.试述学校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答:
学校人力资源规划包括四个步骤:准备阶段、预测阶段、制定平衡措施阶段、评估阶段。
(1)准备阶段
准确的预测需要收集和调查与之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外部环境信息。②内部环境信息。③学校现有教师人力资源信息。
(2)预测阶段
预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选择使用有效的预测方法,对学校在未来某一时期的教师供给和需求做出预测。
(3)制定平衡措施阶段
在教师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根据两者之间的比较结果,制定教师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与业务规划,尤其是制定平衡教师供求的有效措施,以满足学校对教师的需求。
(4)评估阶段
调整学校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是积极反馈和正确评估。在实施学校人力资源规划之前,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积极收集学校各部门对学校人力资源规划的意见,认真检查规划的预测方法和预测结果,评估预测的准确性和措施的可行性。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3.20世纪80年代苹果公司八十几位年轻人研发麦金塔计算机并改变了我们使用计算机习惯的历史。当时,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SteveJobs)的愿景是:“苹果计算机是一个有灵魂的公司,其他公司有顾客。”他对麦金塔计算机团队的期望是:真正的艺术;宁愿当海盗而不当海军(因此在麦金塔研发大楼前升起海盗旗);在1986年把麦金塔计算机加载史册。其结果是,这八十几位年轻人(而不是IBM的30几万人)创造了历史。
麦金塔计算机团队从“计算机应该是易学好玩的工具,而不是冷冰冰控制人的工具”为愿景出发来开始创业的。
组织存在的目的不是为外界提供产品和服务吗?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有些改变历史的组织不是从策略规划或者顾客、市场开始?策略和顾客固然重要,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要实现卓越,他(或它)就能够找到自己内在的声音并能激励他人一同寻找内在的声音,如此才能热情地投身于与自己价值观相符合的事情,这才是卓越绩效的起点,也是“美国国家质量奖”以及“中国国家质量管理奖”都将领导力列为核心价值观第一项的原因。
通过本案例,请你谈谈知识经济时代催生的新领导力有哪些突出表现?
答:
(1)建立共识愿景,激发下属工作热情。
(2)创建学习型组织,让员工共同学习与主动分享。
(3)提高应变能力,及时满足外界环境的需求。
(4)培育无形资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与吸引力。
(5)与下属积极互动,发现更多有用的信息。
(只要能结合案例,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