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网首页 > 历年真题 > 教育类专业 > 正文

广东2018年4月自考00383《学前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1-01 15:16:00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广东2018年4月自考00383《学前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发展规律性的说法错误的是(B)
A.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B.个体发展都要经过从特珠到一般的过程
C.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进行的
D.个体发展是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2.第一个恒牙萌出一般是在(B)
A.4岁左右的
B.6岁左右
C.7岁左右
D.7、8岁
3.儿童能够独立、完整、连贯地讲述或复述一件事是在(B)
A.4、5岁
B.5、6岁
C.6、7岁
D.7、8岁
4.倡导百科全书式启蒙教育大纲的是(B)
A.卢梭
B.夸美纽斯
C.福禄贝尔
D.柏拉图
5.强调把智育取在德育后面,认为儿童如果在行为心灵上不能排除不良习惯,那文学、科学等一切成就都是无用的教育家是(A)
A.洛克
B.夸美纽斯
C.蒙台梭利
D.杜威
6.裴斯泰洛齐认为语文的教学步骤是(C)
A.发音教学、单字教学、词语教学、语言教学
B.发音教学、词语教学、语言教学
C.发音教学、单字教学、语言教学
D.发音教学、单字教学、词语教学
7.强调环境决定论的教育家是(B)
A.柏拉图
B.洛克
C.皮亚杰
D.格赛尔
8.下列未体现儿童游戏的特点是(B)
A.儿童自己在泥土边挖沟、筑城堡、教师不在旁边督促
B.游戏时有规定的模式,儿童要按照既定模式进行游戏
C.游戏不同于劳动
D.儿童在游戏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棍子当马骑
9.小女孩抱着洋娃娃温柔地抚摸、说悄悄话,体现了(C)
A.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
B.游戏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C.游戏是儿童表现情感的一种方法
D.游戏有助于儿童消除愤怒情绪
10.儿童角色游戏能力评价内容不包括(A)
A.建构形式
B.创新性
C.社会性水平
D.伙伴交往
11.教师要关注儿童动作方面的独立自主性,以下是关于儿童动作方面的基本内容的是(A)
A.安静
B.扣纽扣
C.进食
D.浇花
12.儿童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师就需要准备大量物质材料,费时费力且成效慢,但对儿童的发展有益,这说明(D)
A.教师要提供活动机会与环境
B.教师要鼓励儿童发挥积极性
C.活动是多样的
D.活动不是装饰品
13.角色扮演对内容的选编要求不正确的是(C)
A.内容需要包括帮助、安慰等亲社会行为
B.情节简单,内容短小、活泼
C.对话、动作少
D.情节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
14.认知提示是哪种学前教育基本方法的训练方法?(A)
A.移情法
B.角色扮演法
C.游戏法
D.发泄法
15.不符合游戏活动教育化的是(A)
A.依靠玩具开展游戏化活动
B.结构游戏
C.表演游戏
D.角色游戏
16.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育儿守则,其中属于现代教育的基本概念,也属于现代儿童的重要内容的是哪项,不仅父母需要遵循,同样也适用于教师?(B)
A.规矩明确
B.尊重儿童
C.做好榜样
D.适当回避
17.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规模以及家庭完整性,从家庭规模上看,不包括(C)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不完整家庭
D.扩大家庭
18.我国托儿所教养大纲中,规定几岁以上儿童可适当组织集体性活动?(D)
A.半岁
B.1岁
C.1岁半
D.2岁
19.婴儿几个月左右才能正确判断声音发出的方向(C)
A.一周后
B.2个月
C.5个月
D.7个月
20.在我国,正式教育的第一阶段规定为幼儿教育,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叫做幼儿园的学制是(D)
A.《奏定学校章程》
B.《钦定学校章程》
C.《教育法》
D.《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21.幼儿园具有负担教育幼儿的责任,此责任不包括(B)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B.及时与社区、家庭进行交流与合作
C.早期发现幼儿身心障碍,进行早期治疗
D.对处境不利的幼儿进行补偿性教育
22.幼儿从家庭生活初步步入幼儿园,会有“分离焦虑”的不良反应,其包括三个阶段,其中不包括(D)
A.反抗阶段
B.失望阶段
C.超脱阶段
D.接受阶段
23.小班幼儿的思维水平处于哪个阶段?(B)
A.具体思维
B.知觉行动思维
C.抽象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24.幼儿园与家庭组织相互配合的原则中,作为做好配合工作的立足点的是(A)
A.注重教师与家长的相互作用
B.尊重家长
C.注重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相互配合
D.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25.接送幼儿时得到随机交流是一种便捷灵活的指导和沟通方式,在接送时可以沟通很多信息,其中不包括(A)
A.幼儿园建设与管理规定
B.归还家长交来的幼儿衣物、药瓶等
C.幼儿表现的童真、说过的趣话
D.育儿经验的交流
26.我国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幼儿园教师聘任制的?(C)
A.1880
B.1990
C.1996
D.2010
27.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心理品质与专业素质,其中不属于心理品质的是(D)
A.执着的事业心
B.自信、自尊
C.意志坚定
D.爱心
28.上午下午幼儿活动交替进行或者轮流进行,此种社区学前教育形式叫做(D)
A.混合班
B.完全幼儿园
C.学前班
D.二部制幼儿园
29.澳大利亚社区学前教育形式中,为不同年龄组、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提供适应其发展的教育馆,内还装有教具、玩具、试听材料等,并有家长反馈记录,此种形式叫做(B)
A.玩具图书馆
B.远距离教育计划
C.儿童博物馆
D.儿童游戏场
30.1965年美国政府颁布的“提前开端计划”,以联邦政府以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其主要目的是为家庭处境不佳的儿童提供(C)
A.健康保健活动
B.家长培训
C.负责的学前教育
D.师资培训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最近发展区
由维果斯基提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32.发展适宜性
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33.理智的爱
溺爱反而会对孩子有害无益,理智的爱有以下含义:有要求,不一味迁就;情感控制,掌握分寸;增长儿童的爱心。
34.托儿所
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主要负责教养3岁的儿童并为其父母参加工作提供方便,具有社会福利性与保教性等双重特性。
35.幼儿常规
指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天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意义体现在:培育幼儿的生活规律、建立安全感、培育幼儿的自律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答: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就不能生活,所以教育即生活。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
(2)“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3)教育应使儿童在学校中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得到的经验,同时应使他们把学校里所学得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
37.简述综合性原则的注意事项。
答:
(1)教师的素质很重要;
(2)因地制宜地使用综合性原则;
(3)不可为综合而综合。
38.简述运用发泄法时的注意事项。
答:
(1)教师创设发泄的环境;
(2)教师向儿童介绍发泄角落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培养儿童正当而多样化的发泄方式。
39.试简答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答:
原因有: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差。
危害: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40.简述幼儿教师因具备的专业素质。
答:
(1)爱心:“教育爱”、童心、尊重儿童、严格要求;
(2)观察力:有计划的观察能力、随机观察;
(3)沟通能力:注意倾听、在与幼儿交谈时注意身体的姿态、表达简明易理解、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幼儿了解;
(4)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5)科研能力;
(6)写作能力;
(7)自学能力;
(8)意外事故的急救和处理能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答:
(1)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①“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②“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相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是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人都有机会不受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2)“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是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42.如何纠正不良行为,如竞争行为、攻击性行为、说谎行为、告状行为等。
答:
幼儿到了中班年龄、开始理解行为的规则,能够初步地遵守规则,但总的来说,由于他们的自控力有限,对此需要教师在这个阶段给予特殊的关注来指导。
(1)竞争行为:正确理解竞争;处理好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处理好竞争与攻击的关系。
(2)攻击行为:原因(生理特征、家庭影响、大众传媒、幼儿园等),树立正确儿童观和教育观;提供充足材料与空间,避免攻击的产生;提供合作的榜样;帮助幼儿转移情绪;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3)说谎行为:教师要细致、耐心地分析幼儿说谎的原因,区别加以对待,切忌随便给孩子扣上一顶说谎的帽子。
(4)告状行为:倾听幼儿的告状;培育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解决问题的技巧。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2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