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网首页 > 历年真题 > 教育类专业 > 正文

广东2021年1月自考00887《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1-01 14:42:00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广东2021年1月自考00887《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五四时期,受安徒生童话等西方童话的影响,一些新文学的先驱者在从事成人文学创作的同时,开始创作童话,最突出的是(B)
A.茅盾、陶行知
B.叶圣陶、茅盾
C.陶行知、叶圣陶
D.郭沫若、巴金
2.我国的第一部儿童文学读物是(A)
A.《无猫国》
B.《小白船》
C.《小孩月报》
D.《童子世界》
3.世界上最早宣称童话是专为儿童写作的作家是(B)
A.夏尔·贝洛
B.穆格发
C.安徒生
D.卡洛尔
4.第一次提出要尊重儿童,要顺应儿童的本性,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个性、性别等特点进行教育的经典著作是(D)
A.《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B.《水孩子》
C.《海的女儿》
D.《爱弥儿》
5.它的出版在我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鲁迅曾赞誉它“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是(D)
A.《小白船》
B.《童话丛刊》
C.《无猫国》
D.《稻草人》
6.少年儿童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
A.时间、地点、人物
B.时间、人物、环境
C.人物、情节、环境
D.时间、情节、环境
7.18、19世纪,德国格林兄弟搜集民间故事并出版了至今仍被视为童话史上经典之作的是(A)
A.《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B.《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C.《木偶奇遇记》
D.《海的女儿》
8.从文学体裁的角度来看,下列不属于儿童童话的是(C)
A.《小王子》
B.《神笔马良》
C.《海滨的孩子》
D.《怪老头儿》
9.20世纪70年代末轰动一时,从儿童角度去处理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儿童剧是(C)
A.《枪》
B.《小侦查》
C.《报童》
D.《马兰花》
10.认为“人为了度过幸福的人生,在各个时期都有在该时期必做的事情,错过了时期就不行”的心理学家是(C)
A.埃里克森
B.马斯
C.哈维斯特
D.皮亚杰
11.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第一位明确为小朋友写散文的作家是(D)
A.叶圣陶
B.郭沫若
C.茅盾
D.冰心
12.本着“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主张进行童话创作,有“现代童话创作的泰斗”之称的是(B)
A.陈伯吹
B.叶圣陶
C.安徒生
D.张天翼
13.儿童小说较之少年小说,更注重作品的(A)
A.故事性、惊险性和可读性
B.故事性、真实性和可读性
C.故事性、惊险性和幻想性
D.故事性、幻想性和可读性
14.我国古代的《三字经》、《百家姓》属于(C)
A.文学读物
B.传播人文历史知识读物
C.儿童启蒙读物
D.思想品德教育读物
15.童年文学是为6、7岁~11、12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它主要的文学体裁有童话、儿童小说、儿童诗和(A)
A.科学文艺
B.生活故事
C.散文
D.寓言
16.30年代继续延着叶圣陶开创的现实主义道路走下去的童话作家是(D)
A.严文井
B.陈伯吹
C.郭沫若
D.张天翼
17.经搜集整理而成的世界上最早的民间童话集为印度的(B)
A.《一千零一夜》
B.《五卷书》
C.《列那狐的故事》
D.《睡美人》
18.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乐经”,其中的诗章与舞蹈相配合则可以歌唱的是(C)
A.《千家诗》
B.《九歌》
C.《诗经》
D.《诗论》
19.传说由神话演变而来,是与一定任务、历史事实、社会风俗有关联的故事,下列属于传说的是(C)
A.《羿射九日》
B.《孟姜女》
C.《大禹治水》
D.《夸父追日》
20.20世纪80、90年代的儿童文学统称为“新时期的儿童文学”,这一时期是我国儿童文学发展的(B)
A.第一个黄金时期
B.第二个黄金时期
C.第三个黄金时期
D.第四个黄金时期
21.从儿童文学创作的视角来看,《红枣儿》属于(D)
A.儿童视角
B.成人视角
C.少年作者的视角
D.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
22.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具有下列哪些基本特点?(A)
A.抒情性、音乐性、语言的高度凝练和形象性
B.抒情性、音乐性、跳跃性
C.趣味性、音乐性、语言的高度凝练和形象性
D.抒情性、音乐性、趣味性
23.下列儿童文学作品中,表现成长母题的是(B)
A.《长袜子皮皮》
B.《草房子》
C.《神笔马良》
D.《小飞人卡尔松》
24.19世纪末开始,我国的儿童读物慢慢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最早的儿童刊物是1875年出版的(B)
A.《童子世界》
B.《小孩月报》
C.《童话丛刊》
D.《儿童世界》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5.成人视角
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少儿与少儿世界,写少儿与少儿世界,主要是体现成年人的人生感受与生命体验。
26.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儿童文学”是指以3~18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提升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并适合儿童审美精神需求的文学。狭义的“儿童文学”则专指三个层次中的童年文学。
27.少年儿童小说
少年儿童小说是一种以少年儿童读者为主体接受对象,以表现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表现精神生命成长为主体审美内容的特殊小说。
28.童话
童话是以幻想为主要特色,以拟人、夸张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适合儿童欣赏和接受的叙事文学样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9.简述儿歌的分类。
答:
(1)丰富生动的知识性儿歌。
(2)寓教于乐的教育性儿歌。
(3)童趣盎然的游戏性儿歌。
30.简述寓言的艺术特色。
答:
(1)寓意性。
(2)结构简单,语言精练。
(3)比喻和象征的手法。
(4)多层次的寓意表达。
31.简述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答:
(1)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2)有天真活泼的童心童趣。
(3)优美的形象和意境。
32.简述散文的文体特征。
答:
(1)真实性。它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
(2)自由灵动。突出表现在结构、选材和写作手法的自由和灵活上。
(3)个性化。散文是一种抒写主体的情绪感受(自我),以与接受对象(他我)进行精神对话的文体。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试述儿童文学四大母体在艺术表现上各有何特点。
答:
(1)爱的母题
爱的母题所体现的是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可分为母爱型和父爱型两种。父爱型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从渗透着现实感的艺术形象中自然地理解事物的意义,主动地去发现现实。所谓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正是在这一审美过程中实现的。母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亲切温馨”的艺术氛围,父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
(2)顽童母题
爱的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现实性的一面,它的指向是现实,而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指向的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天性。这类儿童文学作品关注的是儿童的自由发展,它把童年看做自然的人生,并试图保持儿童内在的热爱自由的天性。它通常是以新奇的艺术形象、曲折的情节来表现。如瑞典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三部曲和《小飞人卡尔松》三部曲就是属于此类母题的典型作品,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传达的是“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
(3)自然母题
自然母题是儿童文学的一大表现重点。儿童年龄越小,就越接近生命源头,越能与大自然保持一种淳朴天然的联系。他们好奇,对万事万物抱有极大的热情,没有成人因为功利位势而被异化限制的缺失。自然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传达的是“悠远率真”的艺术氛围。
(4)成长母题
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儿童都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不断成长的个体。成长是儿童精神生命的主旋律。例如,在幼儿阶段,儿童文学是帮助幼儿实现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媒介,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是对人类最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演示,如正直、善良、同情、宽容、合群以及讲卫生、助人为乐等等。
在迈出成长的第一步后,儿童开始面临不同价值观带来的冲突,这些冲突有时外化为人物行为之间的矛盾,有时内化为人物心理的困惑失衡,而儿童也正是在这种冲突中继续成长。
34.试述少年小说的文体特征。
答:
(1)少年小说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主要表现少年儿童自己的生活,是少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少年小说大多取材于少年儿童的家庭和学校生活,甚至真人真事,运用写实手法,逼真地描绘少年儿童的情感、思想行为和性格。
(2)少年小说具有情节性和趣味性。好的少年小说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是设置悬念;其二是小说要形成情节的波澜,其情节一定要有起伏,一个悬念又一个悬念地不断展开;其三是要写活人物;其四是讲究小说的结构。
五、写作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给诗歌《别踩了这朵花》写一篇导读。
《别踩了这朵花》
[中国]冰心
别踩了这朵花
小朋友,你看,
你的脚边,
一朵小小的黄花。
我们大家
绕着它走,

别踩了这朵花!
冬天的雪,给它
盖上厚厚的棉衣,它静静地躺卧着,
等待着春天的消息。

这一天,它觉得
身上润湿了,
它闻见泥土的芬芳;
它快乐地站起身来,
伸出它金黄的翅膀。

你看,它多勇敢,
就在马路边上安家;
去年有一天:
秋空明朗,
秋风凉爽,
它妈妈給她披上
一件绒毛的大氅,
降落伞似的,
把它带到马路边上。
它不怕行人的脚步,
也不怕来往的大车。

春游的小朋友们
多么欢欣!
春风里飘扬着新衣
——新裙,
你们头抬得高,
脚下得重,
小心在你不知不觉中,
把小黄花的生机断送;
我的心思你们也懂,
在春天无边的快乐里,
这快乐也有它的一份!
答:
冰心的诗歌主要是讴歌母爱、童真与大自然。她的诗歌作品往往将母爱、童真与大自然之美有机地融为一体,难以分割。她以最炽热的语言讴歌母爱,把母爱宣扬为至高无上、至诚无比的伟力,把母爱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而当不安宁的心灵需要寻求安慰与归宿的时候,母亲又成了孩子最安全的庇护所,母亲还偏爱一切幼小的、稚嫩的、芽苗一样的事物。
《别踩了这朱花》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爱心。“一朵小小的黄花”是多么幼小的事物!诗人爱惜着它,呵护着它,生怕别人踩了它。于是在第一节里,诗人提醒小朋友,希望大家都来爱护小花朵。接着,诗人用极富爱心的笔调,写出了小花朵是怎么从秋天到冬天再到春天的,告诉小朋友,小花朵也是自然的美好的一部分。从这首诗也可看出,冰心的诗歌创作一般是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以哲理取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36.给《小王子》写一篇导读。
小王子
[法国]圣埃克絮佩里
故事梗概
《小王子》描述: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B612号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损伤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寻找真正的朋友。他访问了六个行星。在一个只住着一个国王的行星上,国王不停地发布着各种命令,以维持自己的尊严;在另一个星球上,一个爱虚荣的人要求小王子崇拜他,因为他自认为是这个星球上各方面都出色的人,而这颗星球上只有他一个人;在酒鬼的行星上,酒鬼用喝酒来麻醉自己;在商人的星球上,严肃认真的商人一遍遍地数星星,统计它们的数目,要把它们存入银行占为已有。这些见闻使小王子陷入深深的忧伤中。他感到它们荒唐可笑,觉得大人们太不正常。只有在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做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他自己,容不下第二个人。在地理学家的指点下,孤单的小王子来到人类居住的地球上。他登高俯视人类,发现人是那样缺乏想像力,只知道像鹦鹉那样重复别人讲过的话。这时的小王子越来越思念自己星球上的那枝小玫瑰花。后来,小王子遇到一只狐狸,他按狐狸的要求,耐心驯服了狐狸,与它结成亲密的朋友。狐狸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肉眼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灵才能洞察一切——作为礼物送给小王子。用这个方法,小王子在撒哈拉大沙漠中与遇险的飞行员一起找到了生命的泉水。最后,小王子在蛇的帮助下,离开了地球,重新回到了他的B612号小行星上。
答:
《小王子》出版于1943年,隐喻和象征的绝妙运用使这部童话达到了哲理的高度,并赢得了孩子和大人的共同喜爱。从故事层面看,《小王子》描绘了主人公小王子为寻求自己的理想,相继探访了七个星球的经历。在作家不露声色的夸张笔法之下,这七个星球的主人形态各异,令小读者们大开眼界。但从哲理层面来看,作者实际上是借助小王子的游历和眼光,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和现实的种种反思和批判,并对地球的处境和人类的劣根性进行了反省。
在这部童话作品中,小王子是现实的反思者,也是理想的追寻者,同时,更是纯洁、友爱的童心世界的象征。他心灵纯洁,直觉敏锐,完全没有被世俗社会的功利欲望污染,对友情和爱情怀着真挚的渴望并追求。当初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是因为他和自己最最喜欢的玫瑰花闹了别扭,而他内心渴望找到感情的归宿,于是他踏上了星际旅行的漫漫长路,希望能找到一个人,一个能做朋友的人。一路上,小王子相继否定了自私、贪梦、功利、无聊等种种人,把他们排除出了朋友的圈子。小王子在一次次失望之后,变得愈加优郁和伤感。后来,在地球上的玫瑰花园里见到了成千上万枝玫瑰花,发现自己钟爱的玫瑰并不是世界上惟一的之后,小王子先是惆帐,失落,随后在和狐理的对话中,小王子领悟到了事物的真谛:现实和理想难免会有距离,我们不应该用肉眼去判断事物的本质,而应该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并接近美丽和真理。
作品语言清新,富于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在情节构思上,将“我”的现实和回忆,小王子梦境般的游历和“我”与小王子充满纯真气息的现实对话镶嵌在一起,叙述自然流畅。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2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