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事管理一方面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源于其(A)
A.政治性
B.社会性
C.实用性
D.科学性
2.我国古代的官吏制度发展到成熟阶段,其人事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实行(C)
A.监察制度
B.官吏选任制度
C.科举制度
D.退休制度
3.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的正式建立是在(C)
A.晚清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4.由上级组织分配给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务和责任指的是(A)
A.职位
B.职级
C.职等
D.职系
5.“职级”相当于古代的(B)
A.官职
B.职品
C.阶品
D.职称
6.在我国事业单位,(D)是不单独列的一类岗位。
A.管理类
B.专业技术类
C.工勤技能类
D.特设岗位
7.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等级的是(B)
A.职务
B.职称
C.职级
D.衔级
8.从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人员流动的理论是(A)
A.勒温的场论
B.卡兹的寿命学说
C.雷诺曲线
D.库克曲线
9.通过职位置换图来预测组织内部人员供给的方法是(C)
A.技术清单法
B.人员核查法
C.员工替换法
D.马尔可夫模型
10.招募测试和甄选环节中,一种能直接证明求职者情况的有效方法是(A)
A.背景调查
B.面试
C.心理测试
D.评价中心
11.下面哪一项是基于战略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A)
A.人事预测
B.组织的目标分析
C.组织外部环境分析
D.员工职业规划
12.将现实状况与理想状况进行比较以确定培训需求的分析方法是(C)
A.绩效考核法
B.面谈征询法
C.差距分析法
D.现实分析法
13.辞职主动型在职失业的员工流动形式是(D)
A.自然流出
B.非自愿流出
C.随机流出
D.自愿流出
14.公民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进入公务员系统属于(B)
A.界内流动
B.入界流动
C.出界流动
D.垂直流动
15.将绩效考核划分为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的方式是(B)
A.标准划分
B.性质划分
C.主体划分
D.形式划分
16.适用于工作周期长,任务比较明确的项目的激励形式是(A)
A.期前激励
B.期中激励
C.期末激励
D.期权激励
17.组织对员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的劳动给予的各种形式的回报的总和是(D)
A.工资
B.福利
C.补贴
D.薪酬
18.生存工资理论的提出者是(A)
A.魁奈
B.马丁·魏茨曼
C.马歇尔
D.邓洛普
19.人事监察的中指及时制止纠正已经出现的不当行为,使其终止而不再继续的监察方式是(A)
A.纠正功能
B.制约功能
C.救济功能
D.惩戒功能
20.在一定期限内对有关机关办理的政务公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清理,以检验各衙门政绩优劣及公事违失,这种监察方式称为(D)
A.封驳制度
B.文册申报备案稽考制度
C.注销制度
D.照刷文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人事管理学的特点有(ABC)
A.实用性
B.交叉性
C.政治性
D.社会性
E.自然性
22.唐代考核官吏的标准有(AE)
A.“四善”
B.课考
C.“上计”
D.监察
E.“二十七最”
23.人事立法应遵循的原则(ABCDE)
A.遵守立法权限原则
B.效力分级原则
C.程序合法原则
D.体系完整的原则
E.稳定与适应的原则
24.职位分类的具体原则主要有(ACDE)
A.系统原则
B.灵活性原则
C.最低职位数量原则
D.整分合原则
E.能级原则
25.当组织内部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ACE)方法使组织内部人员达到平衡。
A.限制雇佣
B.内部晋升
C.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
D.拓宽工作范围
E.解雇员工
26.录用预算包括(ABCDE)
A.招募广告预算
B.体检
C.甄选费用
D.招募测试
E.录用费用
27.外部招聘的渠道有(ABCDE)
A.人才招聘会
B.校园招聘
C.员工推荐
D.人才中介机构和猎头公司
E.网络招聘
28.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经济性激励法具体包括(ABDE)
A.工作激励
B.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
C.示范激励
D.荣誉激励
E.工作环境激励
29.直接货币报酬包括(ABCD)
A.加班工资
B.基本工资
C.津贴
D.股票期权
E.员工福利
30.职级工资制根据不同的职能,将员工的基本工资划分为(BCDE)
A.岗位工资
B.工龄工资
C.职务工资
D.级别工资
E.基础工资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职位分类
就是以职位为分类对象,按照其工作性质和内容.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
3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指邀请在某一领域的一些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员对某一问题进行预测,在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后得出结论的结构化方法。
33.人事培训
指通过培训.开发.教育等手段提高组织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所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工作。
34.目标管理法
是通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直至个人目标,最后根据被考核员工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核方式。在开始工作之前,组织和被考核员工应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考核的标准达成一致;在时间期限结束时,组织根据被考核员工的工作状况及原来制定的核标准来进行考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简述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答:
(1)从联系上看,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有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人事行政,决策等。它既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人事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一般把人事管理学看成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2)从区别上看,由于行政管理学中的人事行政只研究对政府部门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而人事管理学在广义上则是指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的各种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研究,因而从逻辑上说,人事管理学的研究范围要广于行政管理学对人事行政的研究。人事管理学是独立于企事业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之外的一门学科。综上所述,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既存在着密切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
36.简述人事立法的意义。
答:
(1)有利于保证干部队伍的高质量。
(2)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
(3)有利于推动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过程。
37.简述公务员流动存在的问题。
答:
(1)公务员流动方向单一,趋利流动明显。
(2)公务员入口管理的科学有效性有待提高。
(3)公务员内部流动缺少活力。
(4)公务员出口管理有待完善。
38.简述福利制度设计的原则。
答:
(1)福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
(2)福利要与组织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原则;
(3)工资福利比例适当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论述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答:
(1)认清职称制度的三要素——职业准入,职业水平评价,职务任职评价;
(2)国家的归国家,社会的归社会,单位的归单位;
(3)推进职称制度的法制化。
40.建立科学的人事监察制度的作用。
答:
(1)科学的人事监察制度是保障人事部门和各级国家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手段。
(2)科学的人事监察制度是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工作,提高效能的有力措施。
(3)科学的人事监察制度有助于严肃政纪,消除人事管理中的腐败因素和腐败分子,也有助于加强廉政教育,开展遵纪守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