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按测评范围来看,人员选拔与绩效考评中的测评大多数是(C)
A.自我测评
B.专家测评
C.综合测评
D.个体测评
2.文化素质包括文化的广度与深度以及(D)
A.文化的前沿性
B.文化的内涵性
C.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D.工作生活的经验
3.为保证人们对素质测评选拔结果信任,要求素质测评对被测评者素质差异的反映要尽可能精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这是选拔性测评的(C)
A.公正性原则
B.差异性原则
C.准确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4.要求测评时所做的每一个评价结论都要有充足的依据,是事实本身的反映而不是事实的主观推论。这是操作与运用考核性测评时的(B)
A.全面性原则
B.充足性原则
C.可信性原则
D.权威性或公众性原则
5.对于高水平与复杂工作的分析特别经济与有效的工作分析方法是(B)
A.观察法
B.工作日志法
C.主管人员分析法
D.问卷法
6.研究者通过面对面的谈话,通过口头信息沟通的渠道直接获取有关专题信息的研究方法是(A)
A.专题访谈法
B.调查研究法
C.问卷调查法
D.田野技术法
7.卡特尔16因素测验主要用于测量(C)
A.智力
B.兴趣
C.个性
D.特殊能力性向
8.能力倾向测验测评的是人的认知(C)
A.水平
B.现实能力
C.潜在能力
D.程度
9.下列属于投射技术的特点的是(B)
A.测量工具一般为调查表
B.测验目的多是伪装的
C.通常采用纸笔形式
D.题目的数量较多
10.当被测试对象因刚回答的问题没答好而情绪低落时,可以采取的支持术是(C)
A.刺激
B.夸奖
C.鼓励
D.引导
11.面试中,主试人不要带着任何主观意志,一切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被试者实际表现出发进行测评,这体现了面试的(A)
A.客观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标准性原则
12.小组讨论中典型的形式是(A)
A.无角色小组讨论
B.有领导小组讨论
C.无主题小组讨论
D.有主题小组讨论
13.非常适合于测评被试者搜集信息的能力的评价中心测评形式是(D)
A.小组讨论
B.公文处理
C.角色扮演
D.事实判断
14.用来反映测评结果对所测素质真实程度的指标是(A)
A.效度
B.信度
C.再测信度
D.适合度
15.因为测评者既不愿把被测评得过高,也不愿评得过差而过于集中在中间分数段而产生的误差属于(C)
A.宽大心理误差
B.晕轮效应误差
C.趋中心理误差
D.对比效应误差
16.结构效度的分析一般都是找到足够的事实证据证明测评结果的结构模型是所测素质结构的一个很好代表,这种方法属于(A)
A.实证法
B.蓝图对照法
C.专家比较对照法
D.相关系数法
17.结构效度的检验结果与检验效度的人对(A)
A.素质结构的理解有直接关系
B.素质内容的理解有直接关系
C.素质形式的理解有直接关系
D.测评工具的理解有直接关系
18.测评报告分析中常使用Z分数,它是一种百分制的转换分数,当Z分数在0左右时,表示测评者为(B)
A.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低水平
D.较差水平
19.用于对测评结果进行整体差异分析的指标是(A)
A.标准差与差异系数
B.众数与标准差
C.平均数与相关系数
D.百分位数与方差
20.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反映测评结果的是(A)
A.评语报告
B.口头报告
C.等级报告
D.分数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人格测评按其具体对象,可以分为(BCD)
A.气质测验
B.态度测验
C.兴趣测验
D.品德测验
E.需求测验
22.投射技术,根据其刺激的内容与形式可以分为(ACE)
A.语言投射
B.墨迹投射
C.图形投射
D.表演投射
E.动作投射
23.绩效是指主体在一定的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所取得的(ABCDE)
A.业绩
B.成效
C.效果
D.效率
E.效益
24.下列对心理测验定义理解正确的有(ABCDE)
A.心理测验是对行为的测量
B.心理测验是对一组行为样本的测量
C.心理测验是对模拟行为的测量
D.心理测验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验
E.心理测验是一种力求客观化的测量
25.公文处理形式,按其具体内容可以分为(BCD)
A.人际关系测试
B.背景模拟
C.公文类别处理模拟
D.处理过程模拟
E.文书传递测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当量量化
先选择某一中介变量,把诸种不同类别或并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进行统一性的转化,对他们进行近似同类同质的量化方式。
27.量化
即数量化,指给事物以数字形式的表示。
28.胜任特征
能将某一职位上表现优秀的员工与表现一般的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
29.管理游戏
是一种以完成某项“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的标准化模拟活动,通过观察来测评被试者实际的管理能力。
30.区分度
指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评者适当区分开来的鉴别能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考核性测评的特点。
答:
(1)测评结果主要用于鉴定;
(2)侧重于现有素质的价值与功用;
(3)具有概括性的特点;
(4)要求测评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1个要点1分,全答对5分)
32.简述主观经验法加权要注意的原则。
答:
(1)权重分配的合理性;
(2)权重分配的变通性;
(3)权重数值的模糊性;
(4)权重数值的归一性。
(1个要点1分,全答对5分)
33.简述评价中心失败的原因。
答:
(1)没有充分的准备与计划;
(2)准备工作过于累赘;
(3)评价结果被错误使用或根本不被使用;
(4)评价结果缺乏预测效度;
(5)得不到高层主管的支持与帮助。
34.简述关联效度中常用的行为效标。
答:
(1)学术成就;
(2)特殊训练成绩;
(3)实际工作表现与成绩;
(4)团体特征;
(5)由权威专家、主管人员或广大群众作出的等级评定结果;
(6)先前被证明是有效的测评结果。
(1个要点1分,答对5点及以上给满分)
35.简述测评信度考评的主要方法。
答:
(1)稳定系数分析;
(2)等值系数分析;
(3)分半系数分析;
(4)内部一致性系数分析;
(5)评分一致性系数分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试述素质的特性。
答:
(1)原有基础作用性。
(2)稳定性。
(3)可塑性。
(4)内在性。
(5)表出性。
(6)差异性。
(7)综合性。
(8)可分解性。
(9)层次性与相对性。
(1个要点1分,适当的论述6分)
37.试述面试考官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
(1)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和修养,为人正直、公正。
(2)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3)了解组织状况及职位要求。
(4)面对各类应聘人,能熟练运用各种面试技巧控制面试的过程。
(5)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6)应掌握相关的人员测评技术,能对录用与否作出果断的决定。
(1个要点2分,适当的论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