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狭义的国际移民指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员,其迁徙至另一国家并居留的期限达(D)
A.3个月以上
B.6个月以上
C.9个月以上
D.12个月以上
2.造成当今家庭团聚类跨国移民激增的主要原因是(A)
A.跨国移民网络的存在和发展
B.宗教
C.语言
D.经济
3.截止2013年,全球移民流动中移出最多的国家是(B)
A.墨西哥
B.印度
C.俄罗斯
D.中国
4.菲律宾海外劳工的最大雇主是(D)
A.英国
B.中国
C.日本
D.美国
5.巴基斯坦为了向归国劳务移民提供就业咨询和建议,指导他们投资、 经商或寻找其它自谋职业的门路,成立了(D)
A.海外劳务公司
B.海外人事局
C.对外移民总署
D.回国移民恢复正常生活部际委员会
6.通过向家乡和家庭汇款,增加当地消费,并带动当地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印度劳务输出对国内的经济方面的主要贡献表现在(C)
A.对传统家庭观念的冲击
B.移民文化的形成
C.侨汇
D.移民网络的形成
7.在二战后早期,澳大利亚政府引进移民主要目标不包括(C)
A.建设国家
B.抵御外敌入侵
C.选择技术移民
D.增加人口
8.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近来通过的有关反对歧视移民的法律,其中1984 年的《公共服务改革法》的基点是(A)
A.在公共服务部门就业机会平等
B.反对种族歧视
C.反对性别歧视
D.妇女平等就业
9.金融危机后新加坡调整外籍劳工政策的核心内容是(C)
A.提高外籍劳工雇佣门槛
B.提高雇佣外籍劳工的从业资格
C.调高外籍劳工税
D.规范移民法律体系
10.为了有效地控制原英属殖民地市民的迁入,英国于1968 年颁布了相应的(C)
A.《外籍人法》
B.《英联邦移民法法案》
C.《英联邦移民法》
D.《移民国际法修正条例》
11.根据联合王国移民法,在英国本土就业的外籍人若变换工作,在大不列颠要得到谁的批准?(C)
A.英国首相
B.经济开发部
C.就业大臣
D.劳动力服务局
12.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接纳国家是(D)
A.日本
B.英国
C.加拿大
D.美国
13.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主要市场是(C)
A.美洲市场
B.欧美市场
C.亚洲、非洲市场
D.大洋洲市场
14.1985-1999年为中国对外劳务输出发展的波动阶段,中国国际公司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绝大多数集中在(B)
A.东亚地区
B.中东地区
C.欧洲
D.北美洲
15.中国劳务贸易总额和劳务人数分别只占世界劳务贸易总额和世界劳务总人数的(C)
A.1%左右
B.2%左右
C.3%左右
D.5%左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当今国际移民分类呈现出多种不同类型,其中以迁移的动机为准,可区分为(ACE)
A.生存性迁移
B.独立迁移
C.被动迁移
D.短程迁移
E.发展性迁移或自愿迁移
17.全球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三大板块,即(ACD)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E.大洋洲
18.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的选择标准包括移民的(ACDE)
A.年龄
B.家庭背景
C.工作经验
D.英语能力
E.高等教育水平
19.在18世纪初,向英国移居的主要地区有(BDE)
A.荷兰
B.西印度群岛
C.巴尔干半岛
D.亚洲
E.加勒比海群岛
20.目前我国劳务合作行业主要分布在(ABCD)
A.制造业
B.建筑业
C.农林牧渔
D.交通运输业
E.信息技术产业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简述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主要形式。
答:
(1)永久移民式的劳动力国际流动一般是同人口的国际迁移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迁居国外一般不再返回;
(2)中短期的劳动力国际流动。这是一国根据国际间签署的有关合同派遣有关人员到劳动力输入国履行合同,一旦完成后即刻返回,不可滞留。
22.简述印度促进劳务输出的措施。
答:
(1)印度政府重视人才输出;
(2)对劳务输出人员的管理极为细致严格;
(3)完善的投诉机制;
(4)积极的政府间协议;
(5)重视人才培养;
(6)劳务输出重点是新型劳务人才,尤其是软件人才具有较大优势。
23.简述日本的劳动力输入体制。
答:
(1)出入境管理制度,通过居住身份决定其入境和就业,一般输入人员层次较高,行业分布以高技术领域为主;
(2)研修生制度,用来缓解日本劳动力供给短缺的问题。
24.简述德国劳动许可申请被驳回的条件。
答:
(1)进行非法的国际性职业介绍或在德国境内进行非法的职业介绍者;
(2)经非法招募或斡旋而受雇者;
(3)与同工种的德国人相比,劳动条件恶劣者;
(4)无联邦雇用厅许可而在德国受雇者;
(5)劳动许可已被吊销或失效者。
25.简述我国劳务输出管理工作水平低下的原因。
答:
(1)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没有协调与理顺;
(2)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3)管理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多头管理”现象突出;
(4)企业管理秩序较为混乱。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试述菲律宾对本国劳务输出组织和管理的主要政策。
答:
(1)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赴海外工作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
(2)完善的立法制度;
(3)对海外劳工的保障制度;
(4)对劳务人员高效的培训体系;
(5)对劳务输出的财政支持政策;
(6)给予劳工崇高的政治荣誉;
(7)支持私营劳务输出机构开展业务;
(8)实施福利援助计划,鼓励海外就业。
27.试述劳务输出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答:
(1)有利于增加个人和国家收入;
(2)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3)有利于培养国际性人才,鼓励回乡创业;
(4)有利于我国的结构调整;
(5)有利于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播;
(6)有利于生态环保建设。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28.美国:复活在未来
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这既是其自豪之处,也是其自卑之处:自豪在于多数移民都实现了“美国梦”, 自卑之处在于老移民始终担心新移民的冲击。由此产生了美国移民政策的深层次自相矛盾:一方面美国的确需要更多的新移民、特别是高技术移民,另一方面美国又必须为了老移民而限制新移民。这样,美国移民政策始终在开放与限制之间徘徊,并人为制造了诸多的非法移民。 最为明显的例子是1986年颁布实施的移民改革法,在大赦了约300万非法移民的同时,又直接导致了迄今20余年的非法移民数量猛增和移民法改革陷入困境,也使改革美国移民政策的呼声日益上涨。
首先,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受到重创,引入更多海外移民、特别是高技术移民为美国经济注入活力便愈发重要。美国目前面临高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根据一项研究,到2018年,即使所有当年毕业的理工科学生均能找到工作,相关行业仍然面临着23万的人才缺口。高科技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1995年至2005年,硅谷52%的创业公司是由移民创办的,谷歌、雅虎、eBay 这些有影响的企业的创始人中都有移民的身影。
其次,不管美国是否会真正衰落,现实都要求美国更多地接触世界,而移民资源恰好是美国采取多边主义的全球性接触政策所必须的。
再次,大量移民进入正快速改变美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并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根据最新的十年一次的全美人口统计(2010年), 过去十年间美国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拉美裔和亚裔人口快速增长,美国白人的数量优势正在下降,预计到2042年美国白人将成为“少数民族”。
(材料来源:潘亚玲《世界知识》2014 年第1期。)
结合上述案例所给材料,运用课本中的相关专业知识讨论下列问题:
(1)美国移民政策的现状。
(2)美国《1990 移民法》这一部新移民法的特点。
答:
(1)美国移民政策的现状:一是移民数量的分配,把每年接纳的移民总数上限从过去的 60 万提高到 70 万;二是移民政策的特点。美国移民政策最大的特点是把移民按类排序分配名额,实行优先制度。在审批时,按申请时间、优先顺序进行,上位未用完的定额可移加给下位;三是接纳移民与劳务输入。21 世纪后每年约 10 万人加入美国国籍,作为劳动力被接纳。
(2)美国新移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把移民按类排序分配名额,实行优先制度。在它实施后的头三年,把每年接纳的移民总量提高,《1990 移民法》是自 1965 年后美国首次对其移民政策大幅度修订的产物,是在美国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背景下出台,它为外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学者移民美国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