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具有“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具有外倾性”特征的气质类型属于(B)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部质
2.权重分配要反映测评对象的内部结构和规律,防止权重分配不当而脱离实际或产生偏向。这反映了权重分配的(D)
A.变通性
B.模糊性
C.归一性
D.合理性
3.对于高水平与复杂工作的分析特别经济与有效的工作分析方法是(B)
A.观察法
B.工作日志法
C.主管人员分析法
D.问卷法
4.比例量化不但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顺序等距关系,而且还要存在(B)
A.数量关系
B.倍数关系
C.相等关系
D.相似关系
5.测评结果的报告方式按内容分有(C)
A.分数报告与等级报告
B.等级报告与评语报告
C.分项报告与综合报告
D.口头报告与综合报告
6.记忆广度是指某方面知识所能正确复现的(C)
A.基础
B.程度
C.数量
D.广宽性
7.从表征形式看,品德结构包括四种形式,那么具有“热情、乐观、乐于助人”等特征的属于(C)
A.态度型
B.意志型
C.情绪型
D.理智型
8.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不健全的素质可以健全起来,缺乏的素质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一般性的素质可以训练成为特长素质.这说明素质具有(B)
A.稳定性
B.可塑性
C.差异性
D.可分解性
9.为保证人们对素质测评选拔结果的信任,要求素质测评对被测评者素质差异的反映要尽可能精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这体现了选拔性测评的(C)
A.公正性原则
B.差异性原则
C.准确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0.“据说你工作不到5年已换了4个单位,有什么可以证明你能在我们公司服务一辈子呢?”,面试时这种提问方式属于(C)
A.收口式
B.开口型
C.压迫式
D.引导式
11.主考官往往因应聘人某一方面十分好或坏的表现而产生对应聘人的整体判断,结果导致录用误差,这种误差称为(D)
A.第一印象效应
B.近因效应
C.对比效应
D.晕轮效应
12.测评报告分析中常使用Z分数,它是一种百分制的转换分数,当Z分数在O左右时,表示测评者为(B)
A.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低水平
D.较差水平
13.用来反映测评结果对所测素质真实程度的指标是(A)
A.效度
B.信度
C.再测信度
D.适合度
14.被测评者行为符合项目测评标准的程度是指(D)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适合度
15.测评者不是实事求是地对每个素质独立测评,而是依据其是否具有相关性特点而进行逻辑上的推断,这种误差属于(D)
A.哈罗效应误差
B.对比效应误差
C.趋中心理误差
D.逻辑误差
16.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变异程度叫做(C)
A.评分者信度
B.再测信度
C.复本信度
D.一致性信度
17.使评价中心具有较高效度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B)
A.整体互动性
B.综合性
C.形象逼真
D.行为性巧
18.把被试者假定为接替或顶替某个管理人员的工作,在其办公桌上堆积一大堆待处理的文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成,这种测试形式是(D)
A.无领导小组讨论
B.管理游戏
C.角色扮演
D.公文处理
19.当被测试对象因刚回答的问题没答好而情绪低落时,可以采取的支持术是(C)
A.刺激
B.夸奖
C.鼓励
D.引导
20.按测评范围来着,人员选拔与绩效考评中的测评大多数是(C)
A.自我测评
B.专家测评
C.综合测评
D.个体测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评价中心情境设计应注意(ABCDE)
A.相似性
B.典型性
C.逼真性
D.主题突出
E.立意高,开口小,挖掘深,难度适当
22.评价中心失败的原因包括(ABCDE)
A.没有充分的准备与计划
B.准备工作过于累赘
C.评价结果缺乏预测效度
D.得不到高层主管的支持与帮助
E.结果被错误使用或根本不被使用
23.要提高面试的质量,关键要做好(ABC)
A.考官的选择与培训
B.考生的筛选
C.考场选择与设置
D.考试结果反馈
E.考试结果存档
24.个性是指个人具有的各种比较重要的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它包括(AC)
A.个性倾向
B.知识
C.个性心理特征
D.教育程度
E.技能
25.人格测评按其具体对象,可以分为(BCD)
A.气质测验
B.态度测验
C.兴趣测验
D.品德测验
E.需求测验
26.投射技术,根据其刺激的内容与形式可以分为(ACE)
A.语言投射
B.显迹投射
C.图形投射
D.表演投射
E.动作投射
27.直接采用主观经验进行加权时,要注意的原则有(ABCD)
A.权重分配的合理性
B.权重分配的变通性
C.权重数值的模糊性
D.权重数值的归一性
E.权重数值小数后的精确度
28.个性倾向差异包括(BC)
A.能力差异
B.爱好差异
C.兴趣差异
D.气质差异
E.性格差异
29.下列选项对绩效考评与素质测评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有(BD)
A.绩效考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后结果的分析与审定
B.绩效考评为素质测评提供了起点与背景
C.素质测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前条件的分析与确定
D.素质测评为绩效考评提供了一种实证与补充
E.素质测评主要是对人与条件的测评,以任职资格要求为标准
30.绩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主要体现在(ABCDE)
A.工作效率
B.工作任务完成的质与量
C.工作中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D.工作中所取得的社会效益
E.工作中所取得的时间效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总评价,它使人的行为带有个人的某种稳定的倾向性。
32.开发性测评
以开发人员素质为目的的测评。
33.胜任特征
能将某一职位上表现优秀的员工与表现一般的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
34.评价中心
以测评管理素质为中心的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
35.角色扮演
主要用以测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境模拟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评价中心的主要特点。
答:
(1)综合性。
(2)动态性。
(3)标准化。
(4)整体互动性。
(5)信息量大。
(6)以预测为主要目的。
(7)形象逼真。
(8)行为性。
(9)情景模拟性。
37.简述面试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答:
(1)思想作风是否正派。
(2)对拟聘岗位的工作要求是否熟悉。
(3)对面试的理论与实践均有一定的掌握,富有操作经验。
38.简述测评指标加权的基本形式。
答:
(1)纵向加权。
(2)横向加权。
(3)综合加权。
39.按照目的与用途划分,人员素质测评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
(1)选拔性测评。
(2)配置性测评。
(3)开发性测评。
(4)诊断性测评。
(5)考核性测评/鉴定性测定。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0.试述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
答:
(1)主要功用:
①评定:促进与形成作用,激励与强化作用,导向作用。
②诊断反馈。
③预测。
(2)其它功用:
①有助于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②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
③有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适当的论述4分)
41.C公司是一家大型商业银行,每年需招聘许多的应属毕业生作为管理培训生,然后进行培训和轮岗锻炼,因此要求这些学生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为保证招聘的质量,公司拟对应聘的应届大学生进行筛选测评。
请应用人员测评的理论和方法为C公司设计一个招聘测评方案。
答:
(1)测评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步骤:明确测评的客体与目的。确定测评的项目或参考因素。确定测评标准体系的结构。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确定测评指标权重。规定测评指标的计量方法。试测并完善测评标准体系。
(2)岗位素质结构内容。即考生所列出的管理培训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
(3)招聘测评方案。
—测评信息发布。
—测评实施:根据岗位素质结构的内容选择面试、心理测验或评价中心的方法。
—测评结果的处理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