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网首页 > 历年真题 > 教育类专业 > 正文

广东2022年4月自考01282《外国教育史》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4-30 14:40:00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广东2022年4月自考01282《外国教育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提出教育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生物本能,不是人类特有现象。
A.孟禄
B.利托尔诺
C.杜威
D.杨贤江
2.古希腊时期,(B)认为可以通过交谈与讨论,消除错误与模糊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展出“助产术”的教学方法。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3.昆体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C)
A.培养保卫城邦,英勇善战的战士
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
C.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雄辩家
D.培养政府机关官吏
4.中世纪时期的行会教育主要是采取(C)的方式进行的。
A.导生制
B.研讨会
C.学徒制
D.授课制
5.托马斯·莫尔在其代表作(B)中设计了完美的社会制度,主张实行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
A.《愚人颂》
B.《乌托邦》
C.《巨人传》
D.《知识论》
6.最先揭开宗教改革“战幕”,认为每个人应该接受基本读写教育的是(B)
A.加尔文
B.马丁·路德
C.斯图谟
D.胡斯
7.罗耀拉领导的(D)在天主教复兴和对抗新教的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教区学校
B.主教学校
C.修道院学校
D.耶稣会学校
8.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首先发端于(B)
A.荷兰
B.意大利
C.比利时
D.卢森堡
9.(C)是历史上最早倡导国家设置督学的教育家。
A.昆体良
B.伊拉斯谟
C.夸美纽斯
D.洛克
10.18世纪德国创办的着重讲授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学校是(B)
A.文科中学
B.实科中学
C.文实学校
D.文法学校
11.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是(A)
A.法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12.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D)
A.公民
B.绅士
C.官吏
D.自然人
13.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形成,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了基础的法案是(A)
A.《初等教育法》
B.《基佐法案》
C.《费里法案》
D.《普通学校法》
14.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大力主张(C)教育的发展,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教育课程体系。
A.人文
B.古典
C.科学
D.文雅
15.1810年德国文教总管洪堡所创立的(D)对欧美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A.文教部
B.帝国大学
C.慕尼黑大学
D.柏林大学
16.直到19世纪末,德国大学只招收(C)的毕业生。
A.文实中学
B.拉丁中学
C.文科中学
D.实科中学
17.创立“恩物”这一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
C.陈鹤琴
D.杜威
18.乌申斯基教育体系的原则是(B)
A.教育的群众性
B.教育的民族性
C.教育的直观性
D.教育的神学性
19.建立美国公立学校系统的著名领导者和推动者,被誉为美国“公立教育之父”的是美国教育家(A)
A.贺拉斯·曼
B.杜威
C.克伯屈
D.富兰克林
20.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是1876年创办的(A)
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B.哈佛大学
C.斯坦福大学
D.芝加哥大学
21.1872年日本制定并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是(A)
A.《学制》
B.《教育令》
C.《中学校令》
D.《帝国大学令》
22.1871年7月,日本成立了统一领导全国教育事业的机构(B)
A.帝国大学
B.文部省
C.国家教育委员会
D.教育部
23.提出统觉学说的学者是(D)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
24.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的四种类型,不包括(B)
A.创作的设计
B.方法的设计
C.问题的设计
D.练习的设计
25.(A)的出台为法国战后教育的重建提供了纲领性的框架和方向性的引领。
A.《郎之万-瓦隆计划》
B.《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
C.《面向未来学校的方向与计划法》
D.《教育方针法》
26.桑代克提出的适合人类的三个定律,不包括(C)
A.准备律
B.效果律
C.重复律
D.练习律
27.下列主张不属于杜威教育思想的是(C)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C.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为未来美好生活做好准备
D.从做中学
28.德国著名教育理论家(B)提出了“公民教育”理论,激励倡导和推动“劳作学校”运动。
A.罗素
B.凯兴斯泰纳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29.(B)为法国教育的发展确定了基本框架,将职业教育纳入法国公共教育体系,被称为法国历史上的“技术教育宪章”。
A.《费里法案》
B.《阿斯蒂埃法案》
C.《莱格法案》
D.《巴特勒法》
30.苏联教育家(C)提出集体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他认为,通过集体进行教育有显著效果,因为它使集体和个体同时受到教育。
A.凯洛夫
B.维果斯基
C.马卡连柯
D.赞科夫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31.【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A)
A.正确
B.错误
32.中世纪时期形成了以【修道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为主的学校类型。(A)
A.正确
B.错误
33.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应建立在伦理学与【社会学】基础之上。(B)
A.正确
B.错误
改正:心理学
34.1958年美国的【《国防教育法》】强调加强基础学科教育。(A)
A.正确
B.错误
35.【威廉·钱德勒·巴格莱】是永恒主义思想流派重要代表人物。(B)
A.正确
B.错误
改正:赫钦斯
36.【杜威】基于生物进化论,提出了复演理论。(B)
A.正确
B.错误
改正:霍尔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7.中世纪大学
答:
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如组成了系和学院,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雇佣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等。
38.夸美纽斯的“泛智”概念
答:
主要包含两层含义:(1)人应当掌握一切有用的知识。(2)应当把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泛智体现了夸美纽斯对知识多样性的重视,这也是夸美纽斯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部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9.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答:
(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2)由于原始社会尚未出现阶级分化,因此教育活动体现出了原始的平等性。
(3)原始社会的教育与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者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4)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分化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
40.简述柏拉图的教育五阶段。
答:
(1)教育的第一阶段为学前教育期。柏拉图认为,儿童在出生后至3岁,要在家中接受父母和女仆的养育;3岁以后应进入附设在神庙的儿童游乐场,在国家委派的女公民监督之下接受教育,这一时期的教育目的在于养成儿童勇敢、坚毅、快乐等品性。
(2)教育的第二阶段为普通教育期。年满7岁的儿童开始进入国家举办的初等教育,如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接受普通教育,学习内容以初步的读写算、音乐和体育为主。
(3)教育的第三阶段为军事训练期。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年满18岁的青年将升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埃佛比接受为期两年的军事训练,除此之外,该时期的学习内容还包括初步的实用科学知识,以培养素质全面的军人。
(4)教育的第四阶段为深入研究期。少数经过筛选的优秀青年将进入这一教育阶段,此阶段的主要教育内容主要为继续研究高深的科学理论,学习“四艺”。
(5)教育的第五阶段为哲学教育期。学习者在年满30岁后,经过非常严格的挑战,极少数最优秀的人开始进入哲学学习阶段,专门学习哲学,一直到35岁为止。
41.简述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
答:
(1)强调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应该予以保障。
(2)强调教育与宗教分离及教育的世俗化。
(3)教育内容要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加强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42.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答:
(1)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2)儿童具有潜在的能力。
(3)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
(4)儿童的发展有阶段性。
(5)儿童通过工作实现自我的发展。
43.简述美国初级学院承担的基本职能。
答:
(1)转学教育:向高中毕业生讲授大学一、二年级的文化课程内容,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顺利转入大学相应年级后继续学习。
(2)就业教育:开设门类众多、范围广泛的职业及终结性课程,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3)社区教育:开设适合本地社区的公民、社会、宗教及职业需要的课程,以满足各社区服务需要。
44.简述分析教育哲学流派的基本教育主张。
答:
(1)不关心与教育目的有关的陈述。
(2)重视如何使用合适的语言描述和实施课程。
(3)教师向学生示范分析方法是基本的教学方法。
(4)学生的任务是了解和运用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5)教师是使用语言和逻辑的模范。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试述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主张。
答:
(1)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对真理主观性的警觉和意识。
(2)在课程上强调阅读尽量广泛且种类繁多的材料。
(3)重视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4)主张营造没有威胁的、开放的、支持性的课堂环境。
(5)教师的作用是实践和示范批判理论的程序和方法。
46.试述21世纪初期英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显著特征。
答:
(1)主要的改革举措:
①在幼儿和初等教育方面,推行“国家儿童养护策略”,为所有3~4岁的幼儿提供早期教育,把儿童养护作为幼儿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服务的补充。同时,推行“良好开端计划”,为生活在条件不利区域的未来父母以及拥有4岁以下幼儿的家庭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在初等教育方面,推行“识字和计算策略”,让更多11岁儿童打下良好基础。
②在中等教育方面,使所有的青少年都能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2005年2月英国政府颁布《14岁至19岁教育与技能白皮书》,该白皮书是英国关于职业教育纲领性指导文件,旨在建立一套新的、更适合学生天赋和兴趣的文凭系统。
③在高等教育方面,致力于扩大入学机会。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题为《高等教育的未来》的白皮书,其核心主题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与经济界的联系,增强英国的竞争力。
(2)显著的特征:
①英国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的政治体制,是左右教育政策的关键因素。
②人口出生率的波动和经济发展的兴衰成为战后英国教育政策适时调整的重要依据。
③专家和各种咨询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往往成为政府教育决策的蓝本。
④战后的英国教育经历了一个从“阶级分化的不平等”到“形式的平等”,再到“教育内容的平等”的渐进式的演变过程。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3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