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网首页 > 自考专业 > 正文

广东自考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05-18 16:53:17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广东自考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080202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建设主考学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学历层次:本科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备注
001 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必考 笔试 3选2
002 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必考 笔试
003 15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必考 笔试
004 01094 机械原理 5 必考 笔试  
005 01095 机械设计 3 必考 笔试
01096 机械设计 3 必考 实践考核
006 01097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2 必考 笔试
01098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1 必考 实践考核
007 0109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 必考 笔试
0114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 必考 实践考核
008 01100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 3 必考 笔试
01101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 2 必考 实践考核
009 01102 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 2 必考 笔试
01103 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 2 必考 实践考核
010 01891 车身工程应用数学基础 6 必考 笔试
011 02209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5 必考 笔试
02210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 必考 实践考核
012 03631 液压与气压传动 5 必考 笔试
013 05785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5 必考 笔试
05786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2 必考 实践考核
014 18983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毕业考核 不计学分 必考 实践考核
101 00015 英语(二) 14 选考 笔试
102 01457 企业应用文写作 5 选考 笔试
103 03122 电子信息技术 5 选考 笔试
104 03395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 4 选考 笔试
说明:
1.101至104课程中须选考不少于14学分。
2.本专业仅接受国民教育序列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3.根据粤考委〔2024〕5号规定,2025年本专业毕业使用调整后的思政课的代码、名称、学分,但仍执行旧专业考试计划中思政课设置的门数要求,即在3门调整后思政课中任选2门。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新)
(专业代码:080202)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构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学历层次为本科,培养目标总体上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应的学历层次水平要求相一致。专业采用学分制,各门笔试课程考试采用百分制计算,60分为合格;凡单科考试成绩合格后,获得该课程规定的学分。本专业必考课程15门71学分,毕业总学分为71学分。
持有具备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的考生,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合格成绩,完成规定的毕业设计或其他实践性学习环节任务,并取得合格成绩,思想品德鉴定合格,由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在毕业证书上副署,国家承认其本科学历。
符合相应学位条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相关规定授予相应的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岗位从事机械设计及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设计普通机械系统、部件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技术以及常用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的操作能力;
3.具有在机械制造企业及相关科研单位从事机械装备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实践能力;
4.掌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必需的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总结等基本技能;
5.了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能够适应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知识与能力的需求;
6.具备较强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掌握一门外语;
7.具有较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国家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001 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必考 笔试
002 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必考 笔试
003 15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必考 笔试
004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必考 笔试
005 1317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 3 必考 笔试
006 02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4 必考 笔试
0220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1 必考 实践
007 02205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4 必考 笔试
0220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 必考 实践
008 02204 经济管理 5 必考 笔试
009 02209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5 必考 笔试
02210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 必考 实践
010 01097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2 必考 笔试
01098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1 必考 实践
011 0109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 必考 笔试
0114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 必考 实践
012 01100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 3 必考 笔试
01101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 2 必考 实践
013 01928 液压与气动技术 4 必考 笔试
01929 液压与气动技术 3 必考 实践
014 02207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3 必考 笔试
02208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1 必考 实践
015 05785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5 必考 笔试
05786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2 必考 实践
016 1487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必考 实践
课程与毕业学分:必考课16门,毕业总学分为74学分。
说明:
申请毕业时须持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
 
五、课程说明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本课程以介绍传感器及其检测原理和特点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误差理论、数据处理、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多种传感器的组成、分类和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并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讲述了传感器的技术参数和应用场合。通过本课程和实践环节的配合教学,考生应具备能够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和使用传感器的综合应用能力,设计和分析检测系统的方法,甚至研发和设计检测系统等方面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使用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知识和设计基础。
2.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本课程以机械制造装备为对象,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机械加工生产线、注射模具等,较为全面、系统地讲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除了讲述传统的刚度、精度、抗振性、热变形、噪声、磨损和低速运动平稳性等基本理论外,还包括柔性化、精密化、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优化方法、人机工程等现代装备设计技术和方法。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考生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备一般机械制造装备及其零部件的初步设计能力。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本课程包含几何量公差选用和检测两方面内容,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产品质量控制密切相关,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公差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几何量测量的基础知识和常用计量器具的基本操作技能。
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本课程从对机械制造过程的全面概括了解入手,以切削理论为基础,介绍各种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以零件精度构成及实现为主线,介绍各种加工方法的合理综合应用,阐明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原理和方法。通过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的配合,使考生在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和金属切削机床、工件定位与夹紧、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及质量分析,机床夹具及其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得到综合培养;使考生在掌握机械制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技术问题,在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技术基础。
5.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
本课程是为了使考生能够掌握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和方法而设置的一门应用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阐述UGNX软件的零件建模设计模块、装配应用模块和工程图设计模块的基本功能,以及应用这些模块件进行机械产品设计的方法和实例。要求考生掌握UGNX机械零件实体特征设计、曲线设计、曲面设计、零部件的装配设计和工程图设计知识,具备运用UGNX软件设计常用机械产品的能力。
6.液压与气动技术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所具备的操纵与伺服驱动技术的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各种液压、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选用方法,使考生具备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选择合适液压元件的能力;理解各类液压与气压回路的功用、组成与应用场合,并能够基于相关背景知识对现有的液压系统进行合理分析与设计,培养考生具有设计一般液压系统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技术基础。
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本课程旨在使考生掌握机电传动及其控制的专门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主要种类、工作原理、功能作用、图形符号、使用方式,电气控制线路的图形表达,PLC的主要功能及特点,三菱FX2N系列PLC的I/O接口,PLC控制系统设计,数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理解电气控制线路的主要控制环节、三相异步电动机全电压启动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机的减压启动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机的制动控制线路、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PLC的工作原理,PLC梯形图的编辑方法,PLC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掌握三菱FX2N系列PLC的基本逻辑指令,变频器的基本构成及原理,具备基本的应用能力。
8.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本课程以数控机床为对象,研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字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是为培养考生在掌握数控机床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熟练进行数控加工编程而设置的一种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具备合理地选用和设计组成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及伺服系统,具备编写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程序、正确使用数控设备的能力。
9.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10.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略,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六、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要求
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要求由主考学校负责并向社会公布,成绩由主考学校评定并按要求上报。
实践性学习环节采用五级评分制评定考核成绩:不合格、合格、中等、良好、优秀。具体折合成百分制为:59分(含)以下为不合格,60至69分为合格,70至79分为中等,80至89分为良好,90至100分为优秀。
广东省自学考试新旧专业考试计划课程顶替表
专业代码:080202/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旧计划课程 新计划课程 备注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思政课顶替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1097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2 3 01097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2 对应
顶替
01098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1 01098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1
4 0109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 4 0109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
0114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 0114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
5 01100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 3 5 01100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 3
01101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 2 01101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 2
6 02209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5 6 02209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5
02210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 02210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
7 05785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5 7 05785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5
05786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2 05786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2
8 03631 液压与气压传动 5 8 01928 液压与气动技术 4
01929 液压与气动技术 3
9 18983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毕业考核 不计学分 9 1487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10 00015 英语(二) 14 10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11 01457 企业应用文写作 5 11 02204 经济管理 5 选择
顶替
12 03122 电子信息技术 5 12 1317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 3
13 03395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 4 13 02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4
0220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1
14 01095 机械设计 3 14 02205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4
01096 机械设计 3 0220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
15 01102 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 2 15 02207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
(PLC)
3
01103 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 2 02208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
(PLC)
1
16 01094 机械原理 5  
17 01891 车身工程应用数学基础 6
说明:
1.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1个序号为1门完整课程,1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1门课程顶替1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1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1门课程。该区新计划课程全部被顶替后,旧计划仍有课程未被使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3-8课程。
5.旧计划序号11-13课程,既可任选两门顶替新计划英语(专升本)课程,也可按照选择顶替课程使用,但不能重复使用。
6.课程顶替具体规则详见《广东省自学考试新旧专业考试计划课程顶替说明》。
相关通知:关于华南理工大学等11所高校不再担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专业主考学校的通知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5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