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经济增长中,衡量软技术投入的是(D)
A.劳动力质量
B.土地数量
C.资金量
D.劳动力数量
2.下列指标属于中间技术效果的是(C)
A.灌溉技术的增产效果
B.全价饲料的转化效果
C.肥料利用率
D.免耕技术的增产效果
3.下列关于确定课题项目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选择农业生产中带有关键性的技术项目
B.优先选择产品社会需要量小的项目
C.优先选择政府和农民最需要解决的技术项目
D.优先选择成果可以计量、完成时间可以界定、责任可以明确的项目
4.下列不属于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设置原则的是(A)
A.复杂问题简单化
B.科学、实用
C.系统、全面
D.简便、易行
5.下列属于土地生产率指标的是(C)
A.成本净产出率
B.劳动盈利率
C.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
D.成本利润率
6.估算未实施方案的经济效果,并进行方案的对比选优所采用的方法是(B)
A.比较分析法
B.试算分析法
C.连环代替法
D.综合评分法
7.犁耕和机耕都给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根系发育层,所基于的原则是(B)
A.劳动对象的可比性
B.技术功能的可比性
C.资源的可比性
D.消耗费用的可比性
8.当总产量处于最高水平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MPP>APP
B.MPP=APP
C.MPP=0
D.MPP<0
9.当生产100单位产品的资源组合(X
2,X
1)由A(3,7)变为B(4,5),则AB段资源X
2替代X
1的平均边际替代率为(D)
A.-0.5
B.-1
C.-1.5
D.-2
10.在生产函数中,通常取值1和0的变量是(D)
A.随机参数
B.时间
C.弹性系数
D.虚变量
11.下列关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局限性的表述正确的是(D)
A.计算困难
B.误差值大
C.运用不便
D.取对数后可以线性化
12.决定农业技术商品寿命的主要是(C)
A.有形损耗
B.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C.无形损耗
D.使用年限
13.专利许可证中的独占许可证(B)
A.只有买卖双方有使用权
B.只有买方有使用权
C.只有卖方有使用权
D.只有中介方有使用权
14.农业科技成果可分为应用性成果、软科技成果和(C)
A.科学性成果
B.生产性成果
C.基础性成果
D.推广性成果
15.由研究所提供新技术,企业生产,双方共享利润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是(A)
A.科企联合型
B.科技企业型
C.科研、开发经营型
D.进入企业集团
16.一年生作物的经济效益计算年限为(B)
A.1年
B.6年
C.10年
D.15年
17.下列不是公共政策组成部分的是(B)
A.基本政策
B.狭义的政策
C.具体政策
D.元政策
18.研究对象在报告期所获得的技术成果总数为30项,其中已应用的技术成果数为9项,已转让的技术成果数为6项,则科技成果转化率为(C)
A.20%
B.30%
C.50%
D.60%
19.农业科技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A)
A.技术推广体系
B.人才培训体系
C.科研开发体系
D.政策法规体系
20.适宜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国家或地区是(D)
A.加拿大
B.美国
C.澳大利亚
D.台湾地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指标中,属于生态效果分析的指标有(ABC)
A.生态质量管理指标
B.水土流失指标
C.土壤肥力指标
D.生产成本
E.产品产量
22.下列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是(ADE)
A.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B.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C.资源总量增加,离原点越近
D.资源总量增加,离原点越远
E.是不同产量组合点所连成的曲线
23.下列关于齐次生产函数的阶数n的表述正确的是(ABE)
A.1阶齐次生产函数具有固定比例报酬
B.大于1阶的齐次生产函数具有递增比例报酬
C.大于1阶的齐次生产函数具有递减比例报酬
D.小于1阶的齐次生产函数具有递增比例报酬
E.小于1阶的齐次生产函数具有递减比例报酬
24.下列关于专利与技术诀窍的表述正确的是(ACE)
A.专利名称是公开的,技术诀窍是秘密的
B.专利权和技术诀窍都受法律保护
C.专利权受法律保护,技术诀窍只受合同保护
D.专利和技术诀窍都有保护期限
E.专利有保护期限,技术诀窍不存在保护期限
25.公共政策的特征包括(ABCDE)
A.阶级性
B.合法性
C.功能多样性
D.权威性
E.强制性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26.技术经济学(只研究微观问题)。(B)
A.正确
B.错误
改正:研究宏观和微观问题
27.经济效果是(劳动效果和劳动耗费)的比较。(A)
A.正确
B.错误
28.确定课题项目时,应该选择(难度大)的项目。(B)
A.正确
B.错误
改正:难易适当
29.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方法运用的数学方法属于(高等数学)范畴。(B)
A.正确
B.错误
改正:初等数学
30.生产弹性的大小由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比值确定。(B)
A.正确
B.错误
改正:平均产量
31.产品的(平均边际替代)率的几何意义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某一点切线的斜率。(B)
A.正确
B.错误
改正:精确边际替代率
32.农业技术商品预期转让次数与技术商品价格成(反比例关系)。(A)
A.正确
B.错误
33.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绝对经济效益)。(B)
A.正确
B.错误
改正:相对经济效益
34.农业技术政策是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盘)。(A)
A.正确
B.错误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5.广义的技术
泛指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劳动方法和技能的总称。
36.抽样调查
根据同等可能性原则,选择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单位或者项目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37.等产量线
同一产量水平下,不同资源组合的各点连线所形成的曲线。
38.狭义政策
是指管理部门为了使社会或社会中的一个区域与部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划及项目。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9.简述在选用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
(1)根据评价对象的内容选用指标。
(2)根据评价要求选用指标。
(3)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选用指标。
40.简述生产函数第一阶段的特征。
答:
(1)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2)平均产量逐渐提高。
(3)总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投入资源的增加幅度。
(4)生产的相对不合理阶段。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1.已知甲、乙两个地区生产A.B两种农产品劳动消耗如下表(单位:元)。

试分析说明甲乙两地如何进行专业化分工。
答:
从表中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绝对优势都在甲地区。
两地生产A.B产品的相对成本比分别为:
甲地:A:B=1:1.1
乙地:A:B=1.25:1
从相对成本来看,甲地生产A产品成本较低,乙地生产B产品成本较低,即表明甲地生产A产品,乙地生产B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42.某农场根据氮、磷、钾肥不同的施肥水平与水稻产量的试验数据,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如下:

,其中,N、P、K分别表示氮、磷、钾肥的施用量,Y表示水稻产量。若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7公斤、16公斤、8公斤。
计算:
(1)平均施肥量水平下水稻的理论产量;
(2)三种肥料的边际产量。
答:
(1)将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代入生产函数模型得:

(2)三种肥料的边际产量分别为:

43.某地区过去8年的生产函数为: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