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儿童文学可以分为(B)
A、2个层次
B、3个层次
C、4个层次
D、5个层次
2.童话、儿童小说这类文体最适合______年龄段的儿童阅读。(C)
A、0-3岁
B、3-6岁
C、6-12岁
D、12-15岁
3.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A)
A、听赏
B、上课
C、说教
D、文字阅读
4.幼儿思维特征是“自我中心”的,这种特征的“泛灵论”是(A)
A、拟人手法的表现基础
B、夸张手法的表现基础
C、比喻手法的表现基础
D、摹状手法的表现基础
5.儿歌、幼儿诗在幼儿文学分类里属于(A)
A、唱诵类
B、讲述类
C、综合类
D、表演类
6.儿歌“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手拉手。”体现了幼儿审美意识中的(B)
A、“他我中心”状态
B、“自我中心”状态
C、主体与客体分清的状态
D、思维理性的状态
7.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有限,幼儿文学作品中较多的形象是(A)
A、类型化的形象
B、凶狠狡诈的形象
C、勤劳善良的形象
D、活泼可爱的形象
8.特别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都较为简单的是(A)
A、幼儿文学
B、儿童文学
C、少年文学
D、青年文学
9.对幼儿文学作品语言的要求是(A)
A、可接受性、超前性
B、规范性
C、严谨性
D、灵活性
10.下列不属于幼儿文学创作中对主题要求的是(C)
A、单纯
B、浅显
C、隐晦
D、鲜明
11.下列不属于幼儿文学的主题类型的是(B)
A、道德性主题
B、哲理性主题
C、趣味性主题
D、知识性主题
12.幼儿文学中“美人鱼”形象的出现,是因为幼儿审美特点处于(C)
A、“他人中心”状态
B、主、客体分清的状态
C、“自我中心状态
D、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的状态
13.幼儿文学独有的,而其他幼儿读物中没有的特征是(D)
A、适宜性
B、娱乐性
C、教育性
D、审美性
14.幼儿文学作品中,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荒诞等手法是因为(A)
A、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
B、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
D、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15.每句末尾的字词完全相同的儿歌是(D)
A、连锁调
B、问答歌
C、绕口令
D、字头歌
16.我国创作的第一部童话集是(A)
A、叶圣陶的《稻草人》
B、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
C、包蕾的《猪八戒吃西瓜》
D、葛翠林的《野葡萄》
17.方轶群的童话《萝卜回来了》情节的叙述方式是(B)
A、三段式
B、循环式
C、串连式
D、对照式
18.作家夏辇生的儿童散文《项链》在幼儿散文分类中属于(A)
A、写景散文
B、叙事散文
C、知识散文
D、幻想散文
19.1637年出版的第一本专为儿童编辑的图画书《世界图绘》的作者是(A)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松居直
D、多罗西·怀特
20.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说明图画书中图与文的关系时常用的公式是(C)
A、文十画
B、文一画
C、文×画
D、文÷画
21.善于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大胆的科学想象融汇于惊险曲折的故事中,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作家是(A)
A、法国的儒勒·凡尔纳
B、英国的麦克尔·法拉第
C、法国的让·亨利·法布尔
D、苏联的比安基
22.下列不属于世界寓言三大发祥地的是(D)
A、印度
B、希腊
C、中国
D、美国
23.下列体裁中最贴近儿童心理,是儿童文学特有体裁的是(A)
A、童话
B、儿童故事
C、儿童小说
D、儿童散文
24.柯岩创作的《小熊拔牙》属于(B)
A、幼儿歌舞剧
B、幼儿话剧
C、木偶剧
D、故事表演
25.在散文诗、散文这片田园上辛勤耕耘五十个春秋,创作自成一家,形成独特风格的作者是(C)
A、黄庆云
B、郑振铎
C、郭风
D、包蕾
26.我国儿童歌舞剧的创始者、倡导者是(D)
A、叶圣陶
B、郑振铎
C、陈伯吹
D、黎锦晖
27.我国现代童话的创始人是(B)
A、郑振铎
B、叶圣陶
C、郑渊洁
D、陈伯吹
28.幼儿童话《小鲤鱼跳龙门》的作者是(D)
A、陈伯吹
B、贺宜
C、严文井
D、金近
29.利用自己多年从医积累的医学知识,为幼儿写了不少知识童话的作家是(A)
A、冰子
B、张秋生
C、孙幼军
D、金波
30.贺宜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并取得突出的成绩,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其中数量最多、最引人注目的是(C)
A、图画故事
B、儿童诗
C、童话
D、儿童歌舞剧
31.严文井长篇童话《“下次开船”港》的主人公是(C)
A、南南
B、丁丁
C、唐小西
D、胡子伯伯
32.1922年4月,黎锦晖创办的以“陶治儿童性情,增进儿童智慧”为宗旨的周刊是(B)
A、《儿童世界》
B、《小朋友》
C、《童话大王》
D、《儿童漫画》
33.幼儿百听不厌的童话故事《灰姑娘》、《白雪公主》、《青蛙王子》均出自(A)
A、《童话和家庭故事》
B、《鹅妈妈的故事》
C、《木偶奇遇记》
D、《小熊温尼·菩》
34.20世纪初由英国作家米尔恩创作的幼儿文学的典范作品《小熊温尼·菩》里面的主人公温尼·菩是(B)
A、常人形象
B、拟人形象
C、超人形象
D、神人形象
35.下列不属于恰佩克创作的中篇童话《小狗小猫的故事》里的是(D)
A、《小狗小猫洗地板》
B、《圣诞节的故事》
C、《小狗小猫写信》
D、《给孩子们》
36.下列属于林格伦创作的幼儿文学作品的是(D)
A、《三个小伙伴》
B、《蓝色的树叶》
C、《有魔力的话》
D、《长袜子皮皮的故事》
37.著名童话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出自(A)
A、《格林童话》
B、《稻草人》
C、《木偶奇遇记》
D、《鹅妈妈的故事》
38.被视为日本幼儿文学创作典范的是(D)
A、《天蓝色的种子》
B、《古里和古拉》
C、《桃花色的长颈鹿》
D、《不不园》
39.前苏联早期杰出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最受幼儿欢迎的诗作是(A)
A、《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
B、《甜甜的托儿所》
C、《我这本书给大家讲讲海洋和灯塔》
D、《大海的歌》
40.马蒂生的《蓝眼睛的小咪咪》属于(C)
A、散文
B、诗歌
C、童话诗
D、儿歌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1.主题
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其形象体系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
42.故事表演
是在幼儿学会复述故事的基础上,由教师组织、指导他们参加的一种演出活动。表演以分角色诵述为主,适当配合动作表情。表演对服装、灯光、布景等舞台设置要求不高。
43.科学幻想小说
是科学文艺的一种特殊体裁。它以小说的形式,运用幻想这一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描绘未来科学发展的远景和人类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
44.问答歌
问答歌又叫问答调、对歌、盘歌。它的特点是以设问作答的形式表述内容,以此帮助孩子观察、分辨事物的能力。
45.幼儿卡通读物
卡通读物是以图画作为“传达语言”的,但它同图画书却有区别。它通常是指有主题和情节,有连续性画面,有对话、旁白及音响符号的故事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6.简述包蕾的幼儿童话的特色。
答:
(1)浅显、活泼;
(2)幻想奇妙,虚实结合和谐;
(3)语言幽默,富于谐趣。
47.简述中川李枝子《不不园》的艺术特色。
答:
《不不园》全书以四岁茂茂为主人公,由相对独立的七个小故事组成,这部童话最突出的特色是:
(1)想象新颖、奇特;
(2)具有十分明显的教育意图;
(3)作品从内容到语言表达都适应幼儿的欣赏习惯,被视为日本幼儿文学创作的典范。
48.简述戏剧的作用。
答:
首先可以直接给幼儿以娱乐和美的享受,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增添他们的生活乐趣;其次,剧中各种鲜明生动的形象和蕴含的思想,可以引导幼儿分辨是非,潜移默化培养高尚的品格与情操;再次,多姿多彩的戏剧情境也使幼儿获取一些自然和社会的初浅知识;最后,简洁明快的戏剧台词可以有助于幼儿学习与发展语言。
49.简述儿歌的主要特点。
答:
(1)内容浅近,单纯活泼;
(2)篇幅短小,易记易诵;
(3)节奏明朗,音韵和谐。
50.简述幼儿散文的种类。
答:
(1)抒情散文,重在抒发孩子们对生活中人、事、景、物的纯真美好感情可写景抒情,也可融情于景;
(2)叙事散文,重在用散文笔调向幼儿描绘生活中的一些人物、事件等,展现幼儿情感和情趣;
(3)知识散文,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
(4)写景散文,深浅适度的景物描写是幼儿需要的;
(5)幻想散文,兼具童话和散文的特点的散文。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1.举例论述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征。
答:
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
(1)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2)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1)稚拙美;
(2)纯真美;
(3)荒诞美。
(结合作品举例论述给4分)
52.举例论述幼儿生活故事的特点与创作要求。
答:
幼儿生活故事的特点和创作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鲜明的现实性、针对性。
幼儿生活故事主要是表现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幼儿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幼儿文学的各种文体中,生活故事是最贴近幼儿的生活的。不少作品是选取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片段、事例写成,目的在于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向上,因此,幼儿生活故事的主题,也往往是从幼儿生活、成长或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考虑和确定,有明显的针对性。
(2)生动的故事性。
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平淡无奇的故事情节很难把他们带进作品的情境中,因此幼儿生活故事要求情节生动曲折,要有悬念、有波澜,精心组织结构,还要写活人物和细节,才能吸引幼儿,牵动他们的心。
(3)浓郁的趣味性
幼儿生活故事的趣味则是来自幼儿那充满情趣的生活。在这类故事中,着重显现的是幼儿天真的想象、稚气的思考和他们特有的行为动作。这些都会使听讲故事的小朋友迅速将自己的思想情绪融进故事的情境之中。逼真地描写充满幼儿情趣的生活细节,也使故事充满趣味。幼儿生活故事的趣味还来自幽默风趣的叙述语言。
五、材料写作题:本题10分。
53.结合幼儿童话的特点的要求,改写童话《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军队。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正如人们一提到皇帝时不免要说:“他在会议室里”一样,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生活是轻松愉快的。每天都有许多外国人到来。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童话精选.[丹麦]H.C.安徒生著,叶君健译.译林出版社.2017
评分标准:
(1)扩展情节,令故事生动有趣;
(2)添加细节,丰富原有形象;
(3)情节完整有趣。
(4)语言浅显生动,符合幼儿听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