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网首页 > 历年真题 > 经济类专业 > 正文

广东2020年1月自考11751《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1-01 15:56:00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广东2020年1月自考11751《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信息属于战术信息的是(A)
A.预算控制
B.企业整体获利能力
C.生产工人的产量报告
D.工人的生产工时
2.下列对企业来说是间接成本的是(C)
A.专用生产设备的租金
B.生产工人的工资
C.监管人员的工资
D.生产产品用的原材料
3.某保险单位有固定推销员15名,基本工资总额50000元,同时推销员还可按销售保险金额的1‰领取奖金,那么推销员的工资费用属于(B)
A.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阶梯成本
D.变动成本
4.影响劳动力周转的可控成本是(D)
A.员工退休
B.员工生病
C.员工移民
D.低工资引起低的工作积极性
5.某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其单位贡献毛益为4元,固定成本为10000元,营业利润为10000元,则其销售量应为(C)
A.3500件
B.4000件
C.5000件
D.6000件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5分。
6.解释并举例说明阶梯成本。
答:
阶梯成本是那些看上去固定但会受限于一定业务量水平的成本。例如,如果业务量急剧增加,企业可能会雇佣更多的管理和监管人员,这会导致固定成本显著上升。
7.解释并举例说明渗透定价法。
答:
渗透定价法利用低价格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向市场渗透;也可以在市场上推出生命周期长并有增长潜力的新产品。举例略。
8.企业的责任中心有哪几种?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
(1)根据责任权限范围及业务活动的特点不同,可分为成本中心、收入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2)成本中心:是指对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成本中心往往没有收入,其职责是用一定的成本去完成规定的具体任务。一般包括产品生产的生产部门、提供劳务的部门和有一定费用控制指标的企业管理部门。
(3)收入中心:只对产品销售相关的收入负责的责任中心。其特点是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只有收入,不对成本负责,因此,对收入中心只考核其收入实现情况。此类责任中心一般是创造收入的部门。
(4)利润中心:是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是处于比成本中心高一层次的责任中心,其权利和责任都相对较大。利润中心通常是那些具有产品或劳务生产经营决策权的部门。
(5)投资中心是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的管理层通常必须考虑产生利润所需的资本投入,以及投资所需资金的融资渠道。
9.简述持有成本的构成要素。
答:
持有成本包括下列要素:
(1)储存存货的成本以及监测存货水平的成本;
(2)用于购买存货的借入资金产生的利息费用;
(3)为保护存货而发生的保险费用;
(4)如果存货报废而发生的成本;
(5)如果存货变质损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浪费成本和处置成本。
10.简要说明完全成本法的目的及其优点。
答:
完全成本法的目的是将企业全部间接成本恰当地分配给某一产品、服务或部门。这样能够将成本中心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描绘得更加精确。从而正确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然后与其销售收入相配比。完全成本法的优点:
(1)保证生产的固定成本能够通过将其分摊给生产的每个产品而得到完全补偿;
(2)固定成本是生产过程的一个必要要素,将其作为成本分配给完工产品更加公允;
(3)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存货价值与财务会计师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更接近。
11.简要说明边际成本法的优点。
答:
边际成本法的优点:
(1)边际成本法在计算销售成本时只计算变动成本。
(2)边际贡献减去固定成本后,可以判断企业是否盈利。
(3)变动生产成本对存货的计价更为真实。
(4)比完全成本法易于计算。
(5)是一种更有用的决策工具。
12.解释撇脂定价法、渗透定价法与混合定价法的含义,并用图示说明三者之间的区别。
答:
(1)撇脂定价法:这种方法通过高价获取高额利润。这种定价策略通常意味着企业开发了一种需求量很大的创新性和时尚性的产品。在供货量达到较高水平之前,价格都可以很高。一旦开发这种产品的企业或进入该市场的竞争者提高了商品的供应量,就应调低价格。撇脂定价法使创新性企业在产品周期的初期,利用高需求、低供给来迅速地使研发成本得到补偿。(2)渗透定价法:渗透定价法利用低价格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向市场渗透;也可以在市场上推出生命周期长并有增长潜力的新产品。
(3)混合定价法:这种定价法最初使用撇脂定价法,然后当竞争加剧后,降低价格。企业偶尔为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也会将售价降低到成本以下,以消除竞争。当达到目的后再提高价格。撇脂定价法、渗透定价法和混合定价法之间的区别可以通过下图来表示: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0分。
13.ABC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6月份A商品的购进、发出和结存资料,见表1。ABC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A商品本月发出和月末结存成本如下:
(1)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对上述A商品进行本期耗用成本的计算并期末进行计价。(10分)
(2)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填写下列表2。(18分)
(3)简述加权平均法的优缺点。(4分)
(4)除了加权平均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还有哪些?(6分)
(5)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及使用应遵循什么原则?(6分)
(6)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何影响?(6分)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答:
(1)ABC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A商品本月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及本月发出和月末结存成本如下:
6月5日购进后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64.29(元/件)
6月7日结存A商品成本=64.29×300=19287(元)
6月7日发出A商品成本=45000-19287=25713(元)
6月16日购进后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68.10(元/件)
6月18日结存A商品成本=68.10×100=6810(元)
6月18日发出A商品成本=61287-6810=54477(元)
6月27日购进后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68.02(元/件)
6月29日结存A商品成本=68.02×300=20406(元)
6月29日发出A商品成本=40810-20406=20404(元)
月末结存A商品成本=68.02×300=20406(元)
(2)根据上述计算,本月A商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见表1。
(3)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包括:
①材料价格的任何波动都会被平滑掉,从而简化决策。
②比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更简单,因为不需要确认存货的不同批次。
加权平均法的缺点包括:
①计算出的价格与实际成本不符,并且当价格波动较大时会变得更加复杂。
②如果存在通货膨胀,平均成本的计算滞后于实际价格波动,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
(4)会计师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除了加权平均法,还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重置成本法等。(注:如果答“高进先出法”、“次进先出法”也各给2分。本小题满分为6分)。
(5)对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各个公司的实际情况。在使用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时,应保持前后一致。
(6)在物价上涨期间,会高估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2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