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网首页 > 历年真题 > 教育类专业 > 正文

广东2019年10月自考00448《学校管理学》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10-31 14:40:00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广东2019年10月自考00448《学校管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明确学校机构的设置原则、设置形式、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制度建设等问题的是(C)
A.学校管理思想
B.学校管理目标
C.学校领导体制
D.学校管理原则
2.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的是(A)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3.以国家行政部门为管理主体的教育管理被称为宏观上的教育管理或(D)
A.微观上的教育管理
B.教育体制
C.学校管理
D.教育行政
4.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有理论性、综合性和(A)
A.应用性
B.直观性
C.经验性
D.随机性
5.管理学家杜拉克认为组织最珍贵的资源是(A)
A.人力
B.资金
C.环境
D.制度
6.学校实行目标管理,要求坚持目标的指向性与(C)相结合的准则。
A.随机性
B.持久性
C.权变性
D.实用性
7.在学校中,由同一年级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集体组织是(C)
A.政教处
B.教研组
C.年级组
D.教导处
8.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C)
A.教学
B.管理
C.育人
D.促进社会发展
9.管理工作的起始环节是(C)
A.问题
B.调查
C.计划
D.目标
10.校长的职权是指校长具有决策权、财务权、人事权和(B)
A.奖励权
B.指挥权
C.评审权
D.惩罚权
11.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我国学校领导体制的类型有委员会制、一长制与(C)
A.集权制
B.集中制
C.党委领导制
D.民主制
12.学校管理者在处理学校系统中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之间及其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与学校系统之间关系时,以实现整体目标为主进行协调,促进管理效果最优化的原则是(B)
A.方向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13.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是(B)
A.校园文化
B.教学工作
C.班级管理
D.学生发展
14.依靠学校行政组织和领导的权威,通过强制性的命令、规定、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的学校管理方法是(B)
A.思想教育方法
B.行政管理方法
C.法律管理方法
D.咨询参与方法
15.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是(A)
A.校长
B.副校长
C.书记
D.工会主席
16.关心全校师生员工的生活,注重他们的身体健康,切实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是(D)职责。
A.副校长
B.党支部书记
C.教导处主任
D.总务主任
17.根据全校工作计划,安排并组织教师在职或离职进修,是(C)的职责。
A.校长
B.党支部书记
C.教导主任
D.总务主任
18.为人师表属于教师的(A)素质。
A.道德
B.文化业务
C.职业技能
D.身体
19.根据2001年10月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县镇小学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为(C)
A.1:19
B.1:20
C.1:21
D.1:23
20.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从直觉的道德情感的体验到具体形象的道德情感体验,再到(B)发展的。
A.直觉的道德情感思维
B.理智的道德情感体验
C.经验的道德体验
D.理智的道德思考
2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是指自我意识与(D)形成的过程。
A.语言能力
B.思维能力
C.计算能力
D.交往能力
22.编班应主要遵循(A)均衡原则。
A.男女比例
B.年龄比例
C.师生比例
D.身高比例
23.从程序上讲,学生的常规管理主要包括学生入学程序制度与(C)
A.学生行为违纪处理程序制度
B.学生各种行为规则
C.学生离校程序制度
D.学生行为奖励处理程序制度
24.从课程的界定来看,课程具有价值性、广泛性与(C)
A.目的性
B.发展性
C.层次性
D.实用性
25.教学工作管理包括学校课程设计与(D)等方面的教学事务管理。
A.少先队工作
B.教师培训
C.学生工作
D.组织课程
26.学校课程设计的内容不包括(A)
A.课程计划
B.培养目标
C.课程体系
D.课程结构
27.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基础、定向的作用的是(D)
A.德育课程
B.德育教学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28.学校德育组织包括政教处和(D)
A.班级
B.总务处
C.教学科组
D.少先队
29.诸如教室、实验室等设备的管理属于学校总务管理工作中的(C)
A.财务管理
B.生活管理
C.校产管理
D.安全管理
30.办好食堂、管好宿舍属于学校总务管理工作中的(B)
A.财务管理
B.生活管理
C.校产管理
D.安全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一般而言,目标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BCD)
A.选择目标
B.制定目标
C.实现目标
D.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E.发表成果
32.在学校管理方法中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需要注意(ABCD)
A.养成数理统计道德
B.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收集数据
C.对统计数据进行准确运算和分析
D.明确数理统计方法的适用范围
E.按照学校实际需要调整统计数据
33.学校领导人员中校长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有(ABCD)
A.正确的世界观
B.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C.实事求是
D.勇于创新
E.充满活力
34.加强学校体育卫生管理工作要求正确处理的关系包括(ABCD)
A.体育与卫生的关系
B.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C.预防与治疗的关系
D.循序渐进与持之以恒的关系
E.系统与独立的关系
35.信息技术教育系统的管理包括(ABCD)
A.硬件的管理
B.软件的管理
C.人员的管理
D.信息技术课程的管理
E.信息技术沟通渠道的管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6.简述选择目标成功的条件。
答:
目标成功的条件包括:
(1)目标成功的条件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
(2)下级人员积极参加目标的制定和实现;
(3)有充分的的情报资料;
(4)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
(5)对由于实行目标管理而带来的风险要对承担者予以激励;
(6)对职工要有信心。
37.简述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结构的特点及其优化。
答:
(1)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结构的特点有思维组合、复杂劳动、动态平衡。
(2)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结构的优化,包括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智能素养结构的优化、个性结构的优化、年龄结构的优化。
38.简述学校管理过程的含义。
答:
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管理者根据教育规律及管理规律,组织和指挥学校内部成员(教职工和学生),协调学校工作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达到学校预定的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进行共同活动的时间流程。
39.简述教师管理的含义。
答:
教师管理是指对教师的聘用、培养、考评、工资待遇、晋升、奖惩等工作进行的管理。具体包括:
(1)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聘用教师,合理安排教师的岗位;
(2)合理地确定教师的工资待遇;
(3)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教师进行各方面考核与评定;
(4)根据考核结果,做好教师的使用、职称评定、晋级和加薪等工作;
(5)组织、安排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在职培训。
40.简述总务工作如何体现为教学服务和为师生生活服务。
答: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应是学校总务工作的基本方针。为此,学校的财力和物力应重点放在教学工作上。总务人员要深入班级,深入年级组和教研组,主动服务,把工作做到前面,为教学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总务工作还必须为全体师生员工的生活做好服务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是总务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也是衡量总务工作质量,衡量总务工作人员劳动态度的主要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1.论述学校领导人员的素质。
答:
(1)校长的素质包括:①政治理论素质;②业务素质:学历要求、组织管理才能、工作作风。③思想道德素质;④身体心理素质;
(2)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包括:①党性作风素质;②业务素质;③思想道德素质;④身体心理素质。
(3)教导主任的素质包括:①思想政治素质;②业务素质;③身体心理素质。
(4)总务主任的素质包括:①思想政治素质;②业务素质;③身体心理素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42.某校长在工作之余,积极阅读专业著作,不断提升自己,并将最新的教育改革措施引入学校管理之中。校长认为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的精神追求至关重要。最近校长在学校也采用了几项新的学校管理措施:一是实行坐班制,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习和课后坐班,并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如需要照顾家庭的教师下午坐班,单身教师晚上坐班;二是针对后进生实行针对性的课后辅导,要求教师在下午下课后对后进生进行免费辅导;三是针对学生管理,强化学生成长记录册管理,要求班主任和教师每周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详细记录、评价,并提供改进措施。
这三项规定是实施后,教师怨声载道,意见非常大。很多教师认为,如果坐班的时间延长到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就需要支付加班费;二是针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不能免费,需要学校补贴教师的人力投入;三是很多教师认为,负责学生成长记录册的管理是班主任的职责,不应分担给其它任课教师,如果要任课教师做,就需要像班主任费一样的补贴费用。对此,学校校长进行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收效不大。教师认为精神奉献无法替代教师的辛苦劳动和客观的生活需要,学校不能一味使用精神鼓励来替代物质激励!
请结合上述案例的焦点内容,论述学校管理方法中的经济管理方法。(10分)
(2)结合学校管理方法中经济管理方法的相关内容,分析上述案例并提出建议。(5分)
答:
(1)①含义:经济管理方法是指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物质等经济利益刺激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学校管理方法。
②特性:利益性、灵活性、平等性和调节性
③运用:在运用经济管理方法时应注意:一是避免物质利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二是完善工作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三是同其他管理方法配合使用;四是认清使用经济管理方法的条件。
(2)结合学校管理方法中经济管理方法的相关内容,分析上述案例并提出建议。
(可根据具体分析和建议酌情给分,每个分析和建议1分,共5分。)

      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 优惠价 讲师 免费体验 报名
      管理经济学--精讲班 ¥288 汪振纲 报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精讲班 ¥288 陈柳红 报名
      财务报表分析(二)--精讲班 ¥288 廖鹏翔 报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精讲班 ¥288 王小娟 报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精讲班 ¥288 杨琇玮 报名
      银行会计学--精讲班 ¥288 Morning 报名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3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广东自考网(gd.exam100.net)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